关于“大单元”(18)
KUD模式4——《以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培养核心素养的绝佳实践》P11
21世纪迫切需要的高阶概念性思维能力包括:
通过可迁移的概念和概念性理解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模式和联系的能力;
将知识分类储存到头脑的概念性图式中,以便更为有效地处理信息的能力;
跨文化、跨时间、跨情境迁移概念和概念性理解的能力。
传统的课程设计模式无法仔细区分事实性和概念性层次,然而这是教育者激发学生进行协同思考所必备的。一直以来,课程的设计被内容和技能目标所框定,并且依赖注入识别、解释、分析等动词来表征心智处理所处的水平。但是我们过多地做出了这样的假定,给主题添加一个动词就会引起深层次的概念性理解。
概念为本的课程设计需要教师清晰地表述他们希望学生们知道什么、理解什么、能够做什么。概念为本的课程模式提供了一个不同层面心智处理的清晰描述:在事实性层面上能“知道”,在概念性层面上能“理解”,在技能和过程层面上能“做”,即KUD(知识、理解和技能)模式。
高质量的课程设计必须超越对低阶目标进行打对勾式的覆盖形式,走向以事实和技能为支撑的跨时间、跨文化、跨情境的可迁移可应用的概念和概念性理解。概念性迁移将能够帮助学生在相似的情景下发现规律和联系,提供复杂思考和理解的跳板,而这两者是职业准备和终身学习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