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和朋友一起去接孩子放学,往回走的时候,闺女拉着我的胳膊,有些小心翼翼地看了我一眼,小声地说:“妈妈,这次数学卷子,我最后四个题没写上,我这次可能考不多分。”
“你怎么回事啊,写这么慢,怎么还能写不完呢?”嘴比脑子快,脑子还在想应该怎么说,嘴却瞬间吐噜了一句出来。吐噜完,脑子就后悔了,自己却又不好意思承认。
看着没说话,一脸懊恼的闺女,深呼吸缓一下情绪和语气,“别着急了,卷子已经交了,急也没用了,现在想一想没写上的题自己会不会?”
“有两个题会,后边两个题有些不太清楚。”
“好的,那现在再想想自己在什么地方多费了时间,记住了,下次一定要注意。不清楚的两个题,老师讲的时候一定认真听,弄明白。”
“嗯,我知道了。”
本来还想发火嚷几句的,但看到闺女懊恼的脸色后,突然就觉得题没写上,她心里也是难过的吧,是不是也会自责?听到我的责备会不会更难过?这个时候我不是应该安慰她吗,为什么还要冲她发火呢?于是,笑着搂着闺女的肩膀,一起往家走去,“大宝贝,中午想吃什么呀……”
每个人不论怎么想、怎么做一件事情,自然有他的原因。我们如果能找寻到原因,那么就等于找到了理解他们行为和个性的钥匙。
试着让自己真诚地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吧,那是一种美妙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