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两件我今天遇到的小事。
第一件
我今天早上去菜市场买菜,买了蔬菜,水果,就回去了,以为家里冰箱上次还剩点牛肉,就没买。结果回家发现,记错了,我又拐回去买,跑第二趟。
我一到菜市场,老板就积极迎上来开心的跟我说:“你怎么又回来啦?我刚就看你没买,我想着你上次买的多是不是没吃完。”
我说:“是呢,我记得上次买的多,还剩点,回去发现没了,还得跑一趟。”
他说:“没关系,你啥时候来都有,新鲜的,要哪里我给你现切,这回还是老规矩,20块钱哈?别买多了,放了不新鲜不好吃。”
我说:“是呢,就老样子来一份。”
第二件
下午去看姑妈,老太太听说我要来,开心得提前准备饭菜。
到了之后跟她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她告诉我,前段时间我堂哥的儿子(在西大读研)打电话给她说要过来看她,但是那天她正好身体不适,外面又很热,而且她也在新房子那边,就婉拒了。
“我发现拒绝了他之后,他就很久都不打电话给我了,他回家也不告诉我了,以前他要回家的时候都会告诉我的,你说他会不会是因为我拒绝他过来,他因此生气了?”
她一直都在跟我嘟囔这话,一个下午说了三四遍。
我安慰她:“你别多想,他可能是太忙了忘记了。”
但是她仍然绕不开这个结。
我就出来偷偷打了个电话给我侄子,果然他说是最近太忙了,都没空。
这让我想起个有意思的心理现象:
如果你和一个人总是闹不愉快,
总是要掰扯很多事,总是要证明自己。
那其实不是你们沟通的问题,也不是表达方式的问题,而是彼此或者至少有一方心里已经是对立敌意的状态了,
一旦发现这种情况,也别费功夫了,说什么都没有用,不解释是心虚默认,解释是固执狡辩。
情绪决定立场,立场决定视角,视角决定所谓的看到的“事实”,
就像因为经常去这个菜场,跟老板们很客气,聊得挺开心,都很熟,相处很舒服,
就像我今天没有买牛肉,牛肉摊老板基于我们之前的友善的关系,就会体贴地为我着想,自己解释:她应该是上次买多了,
而不是想:他为什么不买我的?她不是对我有意见吧?是不是嫌弃我的肉不好?
而姑妈,则是本身心里对自己的做法感到愧疚,在心里预设了我侄子是有意见的,因此就拿他的一些做法来对号入座证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但事实上对方根本就不是这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