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在北京街头溜达,正准备过马路,同学说“喏,前面是刘和珍君牺牲的地方”,我抬头,一小块水泥地,顿感热血从后背涌上头顶发晕。心里默默背着“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些文字我小时候就爱背,那一天,它们彻底脱去了文学的躯壳,烙印在我心灵深处并留下来。
这个话题的回复中有抛弃文学的,文学确实不适合一往无前、快而无序的人,不是必需品,只是初步具有躬身自省能力的人,在自己的人生境遇中与曾经划过的生命产生一些同频相接。有没有意义呢?意义本来取决于参照标准体系,高天拔地与一己喜恶,都是标准。
有些文字存在仅仅只是作为指向,指向那些超越了文字、时空和人我界限的存在,那种存在需要读的人以鲜活的血肉灵神去对接,我们不是橱窗外的欣赏玩味者,是某种共性、庞大本体的小分子之一,这种共性,或为传统文化,或为人类本源,或为万物本源。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观感的洒脱源于生命的洒脱,具有较高文学素养的作者成佳句不难,而成就经典很难,经典传递给后人的是作者的生命质素、情感本质,将一切存在信息都视为物质,则长存之物在物理品质上必然高于同类,或称精华。
苏东坡的诗与陶渊明的诗风格迥异,一位大气开合,一位朴素简静,“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但他们共同的特质是达观。
我有时候会想,古人的苦难与今人的苦难谁更苦更难,就像前一阵有部电视剧讲育儿艰辛的,身边的女性朋友都觉得扎心了就是那样的。是的,同时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不是针对电视剧,换成《觉醒年代》可能更明显。
我们少了很多超越物相,超越功利,超越生命时间序列的什么,是智慧?是精神气质?是传统文化内涵?是灵气?是作为万物之灵本该具有的内在品质,深陷一己之利益,一己之喜恶,互困互卷彼此挤压,每个人的生存空间都变得无比狭小,痛苦倍增。重新体味小时候读过的经典文学,我常常会不自觉地“退”,退一步,有一步的自在。
红楼梦,“质本洁来还洁去”。人活一世,在离开的时候灵魂品质比来的时候提高一点点,需要持续一生的磨炼(稻盛和夫先生的观点,我认同,写出大意)。质本洁来还洁去,是说不磨炼的话,至少不陷入渠沟,保持来的时候本性干净处,比浑浊一世强。
这个命题参明白了,其实很悲哀,人生如果不主动磨炼心性,就是在物欲、恩怨爱恨中折腾,所获得的东西在死亡那一刻都会消亡,这是空;留下来的是另外一些人不希望记录、留存的信息,这是转。磨炼心性又需要几十年如一日的否定之否定,层层灭度,也苦也难。为人,大抵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