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到一个视频,一位红衣卷发妇,在咖啡店内,非常介意与外卖小哥同处一室,言称“怎么可以进……”最后被解释几次的店员小哥,礼貌请其“你慢走”轰出去了。
当然,视频或许有“前因,后果”,许多“子弹”飞一会儿,就突然间翻转得瞠目结舌。只说说当时看到的心里想法儿吧,就是不知道为什么,挺心酸的。
红衣妇,到底从何而来的优越感呐?穿工作服的外卖小哥,咋就不能进店内呐?这到底是什么高档咖啡馆?外卖小哥的制服又在哪个纬度上冒犯到了红衣妇呐?有点想不通。
而这背后,是不是还是根深蒂固的等级思想?
嘴上喊着“职业没有高低贵贱,只是社会分工不同”,但是行为或者心理上,明确区分三六九等的,大有人在。
那位靠墙站着的外卖小哥,是曾经的打工仔我们孩子几年后我们的孩子们,那,能不能让人站得直一点儿,有尊荣感一点儿?
是,只是一小部分人,不能代表许多人。只是总是一小部分人寒一大部分人的心。
有人也许会说,一把年纪了,别看个视频还看得玻璃心出来了。
可能吧,我们可以不在乎,鸡汤不是常说只要自己尊重自己,守法诚信,没有人敢践踏你。
悲观的乐观主义者,还是忍不住会想。
越长大越社恐。
见了两死党,谈笑不已。但是还是没有把去不去同学会这个事儿议定。
为什么?
原因,可能很简单:木有急切想见的人呗!
原因,也可能很复杂:
工作忙呀;孩子丢不开呀;去了陌生感浓,没有话说很尴尬呀;学校都没了;常见的还是常见,远路的赶了一趟,到最后还是成了别人的谈资;混得好不好的,各人都在眼神里儿打着分,那些想找存在感的又不想陪着演……
玻璃心了不是?
木有,那些游荡在空气里暗戳戳的优越感,会升腾的,不管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
回来后突然想起来问双宝妈妈,之前咱们高中毕业二十年,是怎么召唤成功的?怎么就那么冲动的就去了的?
忘了,几个人好像都有点忘了。应该是各班组织摇人,煽情,气氛烘托……不过确确实实是许多人毕业后没有见过。
而我,应该是有双宝妈妈的鼓励“去嘛,去嘛”,所以真去了。
之前写的日记找不到了,否则还能回忆个过程。刘同学还说问这个干嘛,又想聚?相见不如怀念。
对,她说得,有道理。哈哈!
死党们也说,这次这个,不是不想,就是尴尬,组织力度不够,没有气氛,让成年人没有那种一定得去的冲动。
我可能更喜欢换个角度去看:组织的人 ,可能也是心有戚戚,搞事情没人响应很尴尬,还会觉得外地客瞧不上本地宝,会撅着嘴认为不“自愿”去的,都是眼光儿高了的,不认同他们本地这么钟情于同学情谊的……
记得有一年过年的聚会,我还背后给他们建议意见,当初的想法很简单:热血沸腾搞一次不容易,不能冷了同学心。但是自己不在本地,也没资格指手画脚,只能暗暗“支招”,仗着自己始终比他们小,群里插科打诨烘托烘托。
如今经过这么些年,长大了,稍稍懂点儿人情世故了,也就不插话了。
长大,其实真挺恐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