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水塘街头撞见了果敢历史
作者:王子瑜
果敢民族是一个居住在缅北掸邦高原历经沧桑的族群,是流落缅甸的汉民族分支。几经残酷现实严峻考验和历史磨难的千锤百炼之后,打造出了一身铮铮铁骨和顽强不屈的民族性格。随着光阴流转时代变化,果敢以往的兴衰成败渐渐为后世所遗忘,曾经发生在果敢大地上那些可歌可泣的事迹,以及那些曾为果敢流血流汗,可敬可爱的英雄们,被尘封在历史故纸堆里无人问津,有些则散落在民间故事的记忆深处,变成了残缺荒诞的传说。
“不能汲取三千年历史经验的人,毫无光辉的未来可言”,我非常赞同大文
豪歌德的这句话。于是决定写点关于果敢历史的文字。作为一名果敢人,笔者深感有责任和义务为果敢人民在关注自身历史方面尽一点义务。基于以上思考,遂决定将写作选题融入一部份果敢历史。
谈到果敢历史, “果敢抗日”无疑是比较能引起华文读者关注的历史了,于是,便将笔锋指向那块历史的纪念碑。那是一块铭刻着果敢子弟如何英勇捍卫家园的巨碑。
“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屹立于大水塘主街道坡头一侧,距离公路约20余米处,每当人们路过大水塘,一座高约11米的宝塔形青石碑便会映入眼帘。碑的四周杂草丛生,碑身苔迹斑斑,灰暗的巨碑在此荒芜的一角里,显得格外苍凉。面对此情此景,我依稀又听到曹雪芹在轻吟:“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塚一堆草没了”。顿时,不禁感慨万千!八十多名为家国抗日阵亡的热血男儿,如今就只剩下这么一座纪念碑——“以昭英烈,以慰忠魂!”
据有关史料记载:“1942年3月,日本侵略军占领缅甸,5月抵达滚弄,英军败走。果敢土司杨文炳调集地方民众,组织自卫队抵抗,并急电国民党重庆政府求援,还表示愿率土归祖国,于是中国派远征军进入果敢,沿江(萨尔温江)东岸固守。”
“1943年7月,根据蒋介石及远征军第11集团军司令长官宋希濂的安排,委以杨文炳“果敢抗日自卫队少将司令”衔职。杨文炳与胞弟杨文灿随即组建起500人的地方武装,配合进驻果敢的中国远征军71军骑兵团、6军39师、49师、2军9师及新33师等部队守卫果敢。因此,日军最终没能占领果敢,使果敢成为当时缅甸唯一没有全面沦陷的地区”,土司杨文炳也因此获得OBE勋章(官佐勋章)。为缅怀在抗日中舍身成仁的众官兵,感念他们为抗日胜利和守卫果敢作出的重要贡献,故建立该碑。
抗日阵亡官兵纪念碑由时任土司杨振材主持修建,始建于1951年,主旨在于向后辈展示果敢民族顽强不屈、爱国爱家的精神。碑上刻着几行字,中间一行大字是:“抗日阵亡官兵纪念碑”,旁边还有两行小字刻着:“中国同盟军东南亚总司令部、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司令部,直辖果敢支队世袭果敢县县长杨振材题”。主碑上的文字因石碑部份受损,其中个别字已不可辨。碑文内容主要记述了果敢在抗日战争中的前后过程,以及“忠勇将士”和“成仁诸君”如何“奋勇直前,浴血前方,披坚执锐,陷阵冲锋,奋不顾身,壮烈佑人,克尽保境卫民之职责,极伸人类之正义”等等事迹,同时还叙述了建立该碑的目的,文中祈愿:“忠勇义烈,浩气常存。丰功伟绩,千古不泯”,文末颂扬了诸位阵亡官兵,“虽死犹生”,故“勒之金石,以垂永明。”
“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矗立于大水塘街头山坡一侧,远眺即可见其巍然屹立。看抗日纪念碑返回信步走在大水塘街头时,不期然发现一座毫不起眼的石碑,挨近一看,才意识到自己竟然在街头撞见了果敢历史——老一辈果敢人口中那赫赫有名的《德政碑》竟然就在这大水塘主街道上。德政碑碑身只有3米2高,宽约170公分,厚约79公分,碑体呈灰褐色,倘若过路时稍不留神,就可能与之擦肩而过。
碑身镌刻着一些简单的花纹,中间主碑文为:“大英国世袭果敢县子耀杨老祖爷德政”几个大字,碑头匾额为“造福吾民”四字。碑志下方落款为“夏历丙戌西历一千九百二十六年小阳月谷旦,宗弟正明拜撰并书”。
据蔡山所著的《果敢》一书记载,果敢在第三代土司杨春荣的治理下,百姓安居乐业、商贾往来便利。当时的老百姓为感其恩德,杨春暄等12人并治下绅民70人,遂于1926年在大水塘及老街各立了一座德政碑,歌颂其人其德。
如今斯人不知魂归何处,而为其而立的碑石却仍默然地屹立于西山区大水塘街头。久经风侵雨蚀和人为受损的石碑也呈现出了”满脸“的沧桑,所刻碑文已斑驳不清模糊难辨,但却依旧在卖力地向路人歌颂那位早已走进历史深处的果敢土司。
写于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