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标题为“理性乐观派”,副标题为“一部人类经济进步史”,个人认为主标题靠谱,副标题反而误导了读者对内容的预期。至少我在阅读之前是抱着好好了解一些人类经济发展史的脉络的目的来读的,而且认为该书会得出一个经济发展可以报以乐观心态的结论。
而实际上该书也确实得出了经济发展可以报以乐观的结论,但这仅仅是一个方面,该书作者实际上是反对人类发展历史上的各种悲观论调,认为人类群体一定会客服各种困难,繁荣而稳定地发展下去。
首先,作者认为当今的社会就是比过去每一个阶段都更好的,而且用很多组数据从各个维度来证明了这件事。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衡量指标是,今天,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分工的细化,你可以用更少的工作,换取更多的消费,包括必须的事物、衣服、住房、供暖等,已经不是必须的电影、阅读、旅游、享受,而且看似美好的田园时代,你每天都得忙于自己去获取事物、编织衣物、清扫住房等,根本没有空余时间来做别的工作,但今天你却仍有闲暇工作和享受,并有着无数人为你的需求而服务,即使是过去最富有的皇帝,拥有大量仆人,也无法享受到你今天能随手在超市买到各种材料、能走近各家餐馆品尝厨师们的手艺、能短时间内去往全球各地旅游以及等等的条件。世界必然是不断变好的。
那为什么我们会得以区别于其他的物种,变得越来越好呢?从达尔文的进化论来说,一个物种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基因在不断进化。基因也确实在人类演进中发挥了变化,但其实不该是基因促进了变化,而是人类文化的变化导致了基因的适应性变化,这与我们过去以为的相反,正是人们食用熟食,才导致基因慢慢演化为小肠道、大脑袋,是欧洲人喜欢喝牛奶,才导致基因保留了乳糖消化功能。也就是先有文化这匹马,才有了与之相配的基因车厢。
实际上真正促进人类进化的是经济,在远古时代来说,经济就是以物易物,而这种交换,在其他物种中从未发生过。“交换”带来了人类社会的专业分化。而诱发人类开始交换的,可能正是燃火烹饪,因为燃火很难,但熟食吃起来很容易消化,所以需要一方外出狩猎,另一方负责燃火烹饪,由此带来分享与交易,和分工。
以人工为基础和其封闭程度带来市场的繁荣度,从而决定了技艺是否能传承下来,在封闭的小岛上,甚至会由于来不及继承所有技术而发生技能退化的情况,工具会变得越来越简单。
人类文化的进步是一项集体性的事业,它需要密集的集体大脑。
另一方面,作者认为经济还会制造和需要美德。越是交易频繁的社区,人们越容易对他人“善良”、慷慨,因为他们相信人与人之间总是互相需要的,这会给自己带来同样的好处。
一个社会里,彼此信任的人越多,社会就越繁荣。
人们总是觉得商业是肮脏的,资本主义是罪恶的、剥削的,但历史却证明,交易带来了繁荣和秩序,也让人更温和有礼。现代社会的交易早已不是简单的零和博弈,往往能走出双方均得益的结果。
而商业的繁荣可以带来技术的发展,技术的发展又解放了人类的生产力,增加了自由可支配的时间,于是人们也开始有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从而促进社会向更加民主、自由、平等、舒适的方向走去。
人们担心会垄断暴利从而带来剥削和不良行为的大企业也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变得不堪一击,不再像过去那样垄断、掌控一切。创新在随处发生,虽说创造出新东西,一定会伴随着摧毁旧东西,但创造新东西带来的时间、金钱的节省,一定也会用在别的地方,从而在其他地方弥补这些摧毁带来的问题(如就业岗位)。
但交换和专业化并不是唯一促进社会信赖感增加(从而促进社会发展商业繁荣生活幸福)的原因,还有规则的力量,规则可以是法律、可以是习俗、可以是信条,这些共同组成了一个社会的行事准则,规定了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如果做了错事(如犯罪、违反规定),也会有国家、企业和社会来代替你执行惩罚,保证你得到公正的待遇,有了这些才能带给人们增加信任感的土壤。但反过来说,规则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例如商法也是现有了商业交易中逐渐产生的共识后才总结归纳的,一样是先有了行为,才产生规则。
狩猎采集社会有交换,那习惯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和交换分工又是什么关系呢?是先有了农耕,让人们得以储存食物,从而得到更多自由时间,以及带来交换。还是先有了交换和分工,得到空余时间,再发展出农耕来盈余粮食呢?作者认为是后者。
地球养活了几十亿人口,靠的是什么?从最直观的角度来说,靠的是农耕带来的粮食。人类虽然是杂食动物,但摄入能量最多的还是农耕带来的植物。人类远古时代先是狩猎采集部落,是怎么发展成农耕社会的呢?恐怕正是为了在交易行为中方便存储粮食,从而空出更多自由时间来从事其他更专业性的分工,农耕也使狩猎动物,慢慢转变为了放牧饲养动物,从而使肉类也成了可存储的食物。
有些学者认为是农耕带来了不平等和苦难,不如狩猎采集社会公平互助。但实际上不是农耕这种形态的问题,不管何种形态的社会种群,一旦丰富程度和人口密度达到了一定程度,都会往这个方向发展,也有大量的事实表明了这一现象,物产丰富了,空闲时间增加,人口密度增长,出现不同阶级,进而出现斗争,且随着技术的发展,斗争的规模和残酷性也在增长。
人口的增长反过来也会对农耕产生压力,为了应付工业革命时代人口密度的急速增长导致的土地耕种无法满足的饥荒困境,技术发展再一次展现了实力:化学家培育出了从空气中获取氮来生成氮肥的方法、机械运输取代了马匹及耕牛,大大减少这些动物所需的粮食、新品种作物也被培育出来从而大大提高产量,最终,粮食供应远超需求。集中式耕作也能有效提高粮食产量,减少全球耕地面积,甚至是保持耕地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大片集中式耕地比小片分散农田更容易为多种生物提供安居之地和食物链)。转基因作物可以有效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持更多生物的生命安全,也能有效抵抗作物的疾病,甚至去提升人类的健康与能量需求,从而减少对其他动物食物的需求和捕获。
根据考古发现,很多城市都是由于贸易的繁荣而产生的,有了富裕的资产,产生贸易的需求,于是人口变多,经济发展,从而城市发展。
帝国都是从贸易区域崛起的,之后才成了内外军事强盗的玩物。城市革命是劳动分工的延伸。
但帝国独裁统治会带来垄断,逐渐压抑创新,使发展变得停滞,因为它鼓励谨慎,惩罚变通。随着帝国的崩塌,商业和技术的创新再度繁荣,更远的贸易线,更好的交通工具(帆船、骆驼),带来了更多的商品。
限制商业、极端规矩化的中国明朝,导致了社会的极端不繁荣,而欧洲区域由于天然地理导致的难以统一反而让人民有选择更适合自己的统治者和王国的机会,也因此不断有商业繁荣的国家兴起。而直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国家是因为实行经济开放政策而变得更加贫困的,想要实现自给自足、增加关税保护的国家,都变衰落了,而开放市场,促进交流的国家,则迎来了奇迹般的增长。
商业及经济繁荣带来社会的丰富,进而使人口增长。而人口的增长又会使物质的供应得不到满足,进而导致社会逐渐回退到自给自足的状态。这一流程在历史上经常发生。而现在有着几十亿人口的地球,随着技术发展经济繁荣,如果人口继续增长到一百多亿,地球将不再能够负担得起。
但恰在此时,人口的增长却逐渐自发地走向了减速,先是欧洲,接着亚洲,然后是拉丁美洲甚至非洲都开始降低了生育率,虽然现代死亡率也在降低,但按照现有的规律,地球上的人口将永远突破不了100亿,在九十多亿时将达到顶峰。
生育率下降是什么导致的呢?可能是因为儿童死亡率降低,可能是因为收入更多从而去消费更多其他的奢侈品,可能是因为女性接收教育变多从而开始期望高质量地抚养少数孩子,可能是因为城市化加剧导致去往城市的年轻人负担不起养育孩子的费用。
而低出生率会导致社会老龄化严重,年轻的纳税者减少,从而增加国家负担,但所幸的是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已经开始出现出生率回升的迹象。而且现代社会人们的工作类型越来越不受年龄和体力的限制。
人们越是自由,越是过得繁荣兴旺,出生率就越是有望稳定在每名妇女生育两个孩子左右,完全不需要强制,这还不算好消息吗?
此外,作者还认为,资本主义瓦解了奴隶制度。
因为新能源和技术的发展,机器的成本降低,人力和畜力等的成本相对就高,因此资本家们不再去奴役人们,而是去索取机器的更多效能。而且大量事实和故事表明,即使有血汗工厂存在,工厂里工人的生活和收入水平也大大超过了他们在农场里的水平,否则不会在每个时代、世界上每个地方重复发生着农民们进城务农的现象。
随着商业和技术的发展,实际上十八世纪飞速变强的英国,也在发生着和现代中国一样的故事:促进生产,拉低消费品的价格,使更多的底层人民可以消费得起过去贵族阶级的产品,用时髦且便宜但质量稍差的产品代替贵族们消费的高质量原产地产品,像极了现代的商品批发市场、小米手机等发展过程。
而由于消费的激增,供给成了瓶颈,在这种环境下,也就促使发明家们兴高采烈地投入了发明事业,可以发现那个时代无数的天才聚集在了英国,就如同现在无数的天才聚集在硅谷一般。
在此期间,煤炭也成了很重要的一个因素,煤炭作为近乎无限的的一种能量来源,最终打败了不可再生或者有限的能源,如木材、水力。而煤炭的存储量、开采位置、河运交通等都决定了这一能源能否得到有效的利用,从而促进工业发展,英国依靠这个走向了繁荣,而中国则因为这些条件的不利走向了停滞。
而煤炭这种能源,在消耗尽之前,也不断在被新发现的能源取代,石油、天然气、甚至核电,而这些新能源相比过去的木材、草料之类的旧能源,对土地的占用大大减少。
随着社会技术的发展,燃料,或者说能源的使用需求是会变多还是变少呢?如果保持使用量不变,那么在技术进步下,能源的利用效率一定是在提高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但正是因为每件物品的能源使用减少了,消耗更廉价了,人们反而会去使用更多的物品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节能灯更少消耗能源更省钱,人们就开始装更多的灯,芯片越高效,人们反而开始使用更多芯片,因此能源的使用需求会是上涨的。但不用担心能源的耗尽,未来人类也一定能发现和利用起更多形式的能源,就如历史上我们一直以来做的那样。
人们总是在预估保持现在的发展速度和状态的话,未来会如何如何。和一直以来我们接受的思想相反,自然界里没有所谓的均衡状态,只有持续的动荡,不是说一块地你放着不用之后就会恢复到一片森林。要知道这片地在历史上可能曾是高山,曾是大海,放在更长久的眼光上看,从来就没有所谓的均衡。而人类社会也一样,人类的思想是群体的思想,而群体中每个人的观点都是独特且不同的,可能出现各种想法及创新,因而社会不会因为持续的发展而最终进入到某种不再增长的平衡中去。
万物皆消逝,变幻是永恒。——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
引起人类社会不断变幻的火种是专业分工和交换所带来的创新,历史上不同时期,创新的高峰出现在了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为什么创新不能一直保持呢?这是由于繁荣带来的人口增长以及专制统治逐渐开始限制空闲时间、自由范围,影响了创新的萌芽,而同一时期在另一个地方,创新则开始茁壮成长起来。
在这一系列发明中,有可能不是发明出全新的事物,而是发明出减少成本的方法,让其变得大众化,从而开始得到收益递增。
19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就是发明方法的发明。
近代的发明涌现,离不开投资者的出现,过去,也许有无数默默无闻的聪明奴隶知道或者自己实践了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也有很多拥有财富的人,但这两类人永远不会有机会坐下来谈一谈合作。但现在,有那么多投资者去投资有创意的想法,去给予实现落地的资源,从而让这些创新得以发扬光大,而不是折戟沉沙。
知识产权是对发明创造的有利保护,但反过来这可能也会遏制创新的进步,还没开始进一步研究,就开始打官司了,也没法自由地整合最好的一批想法。难怪互联网黑客们都倡导一切都是自由的,实际上更好的做法,是不断创新来比对手做出更快的改进,你必须得一次次地主动淘汰自己的产品。
驱动现代经济的创新永动机能问世,主要不靠科学(相反,科学倒是受了创新永动机不少恩惠),不靠金钱(金钱并不总是限制因素),不靠专利(专利经常挡了创新的路),不靠政府(政府才不擅长创新呢)。它完全不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过程。现在,我想要说服你接受如下观点:只要一个词就能解释这道难题—交换。思想观念日益频繁的交换带来了现代世界速度日益加快的创新。
交换带来了技术的繁衍,而技术由于“物种”不同,技术不受基因染色体的天然限制,技术可以自由自在的互相融合,而且技术不是一个你有我无的东西,我给了你蜡烛,不代表我就不能享受蜡烛的光,我给了你设计思想,我也并没有失去他。现代的发明无不是从祖先的发明中交汇融合出来的,再加上一点组合和微创新,便可能带来新的进步。正是交换的思想,带来了技术的创新。
既然创新无穷无尽,为什么所有人对未来都感到这么悲观呢?
我们姑且先承认悲观主义者所说的,倘若世界继续像这样下去,大难必将终结全人类。他们说得没错。倘若所有的运输都依赖石油,石油耗尽了,运输也就中断了。倘若农业继续依靠灌溉,等地球的蓄水层枯竭了,饥荒就会出现。但请注意这里的前提条件:“倘若”。世界不会继续像这样下去。这是人类进步的所有意义,文化演进的一切信息,动态变化的重中之重也是本书尝试传达的核心观点。真正的危险来自变化放缓。我以为,人类已经成了一台集体的问题解决机,它通过不断变化来解决问题。它靠着市场驱动的发明创造来实现这一结果:一样东西稀缺,价格就提高,价格提高鼓励人们开发替代品,提高这样东西的使用效率。历史上经常发生这一幕。
现在是悲观主义者大行其道的年代,其实过去也是,每个时代都有人跳出来说我们现在面临着如何重大的问题,到了历史发展的转折点,但过去所有这么说的人都错了,其实也对了,站在他们的时代下,如果什么也不变化地发展下去,确实会如他们所说走向崩溃或停滞的平衡,但变化是永恒的,变化会带来新的技术、新的发现、新的发明,所以其实未来在他们说话的那一瞬间就已经改变了。
为了追求统治者生成是自己责任的某个遥远社会目标,无视如今尚在人间的诸多个体的偏好和利益,是历代人民苦难的共同根源。
这句话也对也不对,无非是个度的问题。
但与对社会和人类悲观相反,人往往对自身的发展和生活充满乐观,认为自己会越来越好。
为什么媒体喜欢宣扬悲观主义呢?因为好消息不是新闻,人们喜欢坏消息,尤其是别人的坏消息。而且悲观主义里还隐藏着巨大的利益。悲观主义过多容易让人失去奋斗的希望。
但悲观主义也有好处,悲观主义可以提前提醒人类去努力避免一些事情,从而逼着人们反过来让正在往坏处走的列车掰到好的方向轨道上去,从而使悲观主义提出的问题被解决,这当然是好事。
过去人们觉得化学品的大量使用(如农药)会增加人类致癌几率,但历史证明癌症发病率越来越低。过去人们觉得核武器会导致伤亡巨大的军事结果,但最终核武器没有被使用,甚至核弹头都被削减。过去人们不断唱衰农作物产量增长,认为粮食增长会跟不上人口增长,导致大范围的饥荒,但创新一次次地让粮食产量跟上了步伐。过去人们觉得矿产资源总有耗尽的一天,因此要求政府限制资源使用,但新矿藏的发现和技术的更迭却始终保持着资源的丰富可用,“石器时代结束可不是因为石头用完了”。过去人们认为酸雨会导致森林的大面积甚至全部死亡,但事实上没有哪片森林真的因为酸雨而消失甚至减少过。过去不断出现的新种瘟疫也一次次地被悲观主义者拿来大肆宣扬,但事实上因为新病毒死亡的人数和研发疫苗需要的时间不断地在减少,另一方面,自然选择也乐见这种结果:病毒总是希望传染更多的个体来得到不断地繁殖,那寄生在略微病态但仍能坚持上班的人身上比寄生在快速死亡躺在冰冷房间里的尸体上总是更易于病毒自身的传播的。
作者认为一切的悲观主义都将被历史证伪,随着交易带来的技术创新,人类可以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但我以为,悲观主义的存在,本身也是促进技术变更的重要一环:正是由于悲观主义者对现有资源枯竭的警惕,才会促使政府出台法规、创新领域倾斜,最终得以通过开源节流的方式避免悲剧的发生。如果没有悲观主义者的呼吁和人们的认同,恐怕这些步伐都会变慢,那谁能知道悲剧和变革哪个更先到来呢?
现在的两大悲观源头,一是非洲地区的发展问题,二是全球变暖带来的气候问题,而这两者又是互相矛盾的:非洲的发展需要碳排放,但碳排放会加剧气候问题;减缓气候问题需要减少碳排放,但这会导致非洲人民无法摆脱水深火热。
对非洲的经济援助无法解决问题,甚至会加剧问题,因为这些钱会助长腐败、抑制当地创新、减少奋斗意识等,计划经济也很难真正让经济起飞。也许能解决非洲问题的方法在于:明确产权所有,让人民有更大的自发能动性,能够自主获得利益,他们才会去珍惜和灵活地使用这些资源,这对自然资源、野生动物等都是一样的;放松对创业的管制,减少官僚手续流程和费用,鼓励创业,激发人民的创造力。
气候的问题在30年前层出现过完全相反的预测,30年前人们还在担忧气候变冷,现在又来担忧气候变暖。实际上,气候变暖主要源于当今的经济发展只能依靠二氧化碳排放,而谁知道未来的技术会不会带来新的改变呢?真的要剥夺现代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生活水平,来为一百年后的子孙担忧吗?也许现在越是发展,人民越是富裕,越有可能在未来找到办法适应,或者去有效改变气候变化。至于对大自然其他物种带来的危害,实际上其他还有很多因素给其他物种带来的危害更大,且很多物种的适应性也很强,也许应该把这份担忧和资金放在其他更紧迫的地方。
作者从古代梳理到现代,列举了大量的事实和数据,来说明我们完全可以理性地乐观看待人类的未来。人类发展的依托是不断的创新,即使一个地区由于政治、环境、社会思想等因素变得停滞,其他地区也一定会有创新的苗头冒出来,你方唱罢我登场。创新来源于经济,也即交换和专业分工,就如基因通过交配产生融合与变异一样,思想的交配与融合更加无拘无束,更加充满变化,而且思想的交换不是一个你有我就无的东西,大家都可以从中受益。历史上人类层有过各种悲观论调和担忧,但事实证明要么是错误的,要么就被人类的持续创新给客服了。只要交换和分工不受限制,人们的创新思想还在世界上有生存的土壤,那么人类文明一定会螺旋式上升,好的和坏的会交替成长,但人类社会的总体样貌一定是会发展繁荣下去的。
我聆听婴儿啼哭,我凝视孩童成长。
他们所学必将远超我所知。
我自忖道:好个美妙世界。
——《美丽新世界》世界并不完美,却仍值得奋斗。——海明威
大胆做个乐观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