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冯卫东《为“真学”而教——优化课堂的18条建议》2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只有自律的人,才能够脱颖而出,成就大事。

——《觉醒年代》

上篇:确立三个重要的“真学”理念

建议二:真学,在质量与效率的和谐共生中发生

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

质量是指: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

俗话说:慢工出细活,如果一味贪多求快,效率看似上去了,质量则往往朝下走。

效率的水(适当地)降下去,质量的石才露出来。

以抓经济的方法抓教育,染上高效虚热症,弃质求效,无疑是“杀鸡取卵、涸泽而渔”,不可取。

【一切改革的目标都应该是提质增效,关键在于质量的提高。】

质量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当效率与质量有所冲突,甚至背道而驰时,理应以质量为先,以质量为重。

无条件、无原则的增效行为不可取。

我们需要适当放缓教学节奏,让学生多一点“散步而非赛跑”心境和享受。

不强制学生接受、面对“忙碌的童年”。

儿童忙碌:一是“日历忙碌”,在儿童还不具备意志力之前就强迫他们去做。

一是“钟表忙碌”,在短时间内向儿童提出过多要求,强迫他们消耗储存的能量。

儿童学习新知,需要经历一个反刍[chú]【倒嚼】过程,即揣摩、体验和回味。

由他人之知向自我之知转化,这必然是缓慢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