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孔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季文子是三思而后行,而往往是三思之后可能就不行了;孔子认为要行动之前,可以思考一下,但不要考虑得太多太细,以至于心动而行不动。
关于法考之后的反思,这是第3天了。反思了三天,是不是反思的太多了呢?
这是行动之后的思考,行动前的考虑不一样。这是在做认真的总结。而且是行动,失败后是总结。这样的反思总结是要有一些的时间,这样的反思总结,是为了下一步的再次投入行动。屡战屡败,而屡败屡战。
法考的客观题失败了,只有成功者才会晋级进入到主观题的考试。
前面说过了,虽然客观题的成绩还没有出来,但是我已经知道是会失败的。这是知己。对于这次客观题的失利的反思,目的是为了达到知彼。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这三天来,也开始涉入主观的学习。本来,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在客观题学习完了之后的时候,就应该学习主观题,因为学习主观题对于客观题的复习学习,是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学习主观题之后,可以让人会产生整体观的俯瞰大地的感觉。
当然,学习主观题和客观题一样,都要有足够时间投入的保证,都要有着足够的题量练习作为保证。
还有一点,在客观题没有过的情况,要紧跟随着学习主观题,而坚持一段时间,这样就有了完整体验法考过程,有了一个遍历性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