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色泽艳丽的菜肴总是让人看着就食欲大增,不过由于加热氧化等因素,在实际烹饪的过程中使做出来的菜品,往往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时就会用到一些食用色素以弥补某些食材的色泽缺陷。
自然界中存在着丰富的天然色素来源,主要来源各种天然物质,如植物的花、果实、根、茎、叶等部位,不同的色素具有不同的颜色效果,用于各种食品的着色。
大家应该对红曲不陌生,红曲又称红曲米,是由大米经过红曲菌发酵而成的一种紫红色米曲,是一种纯天然、安全性高、对人体健康有益的食品添加剂,它的色泽鲜艳、色调纯正、饱满,具有良好的光热稳定性,是天然绿色食品理想的着色剂。
红曲米常被用来制作各种肉类美食,红糟肉是福建泉州一带的传统美食,这道菜肴将五花肉浸泡在红糟中制作而成,呈现出桃红色泽和淡淡的酒香,它不仅能增添肉食的美味,还能赋予肉食诱人的色彩。
同时有效去除肉食的油腻感,可谓是肉类美食的绝佳伴侣,红曲还有防腐的作用,尤其是在南方温暖潮湿的夏季,食物保存变得更加困难。
红曲还可以用来制作如红曲粳米粥、面包、饼干等多种食品,还被用于酿酒过程中,它富含丰富的纤维酵素,有助于将纤维转化为葡萄糖。
橙黄色是一种温暖的色调,我们城市街边常见的观赏植物栀子花,果实黄栀子具有天然染色效果,将其捣碎浸泡后可使水变黄,黄栀子无香味,但带有苦味。
食用色素清单中常见的成分如β-胡萝卜素、番茄红素、胭脂树橙、辣椒红素和叶黄素等,这些成分可以混合调配出多种颜色,从淡黄到橙红不等。
β-胡萝卜素赋予食物鲜艳的橙黄色,但纯β-胡萝卜素容易在空气中氧化,不溶于水且脂溶性较差。幸运的是纳米技术可以将其包裹成囊泡,使其在水中易于分散,因此β-胡萝卜素适用于果汁和奶制品等食品中。
姜黄素是原产于印度的姜科植物姜黄的干燥根茎研磨而成的粉,一种橙黄色粉末,是天然的功能性色素。
如果说红曲粉只是单单具有着色作用的话,那么姜黄粉就兼有着色与调味的功能了,姜黄粉是制作咖喱的配料之一,而咖喱一般都是金黄色的,这就是姜黄粉的功劳。
若制作咖喱时以红椒作为主料,那颜色就会偏红,若是以绿椒为主料,那么颜色就会偏绿,当制作咖喱的配料无主次之分时,颜色就会是褐色的。
植物炭黑主要由树木、壳类等材料经过高温热解制成的黑色粉末,是常用的天然黑色素,用于糖果、饼干、米制品等食品中。
天然色素色泽自然、种类繁多,还有可用于着色的蔬菜汁,如南瓜汁、菠菜汁、胡萝卜汁、苋菜红汁等,通常是先将蔬菜原料搅成茸状或加热至熟,然后做榨汁处理,用时再加入茸状的主料当中,以增加色彩效果。
这些色素是食物中本身就含有的成分,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广泛存在,它们能够赋予食品鲜艳的色彩,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