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上周我与B班孩子的相处,有一件事我不能忘记。那是关于凡凡的。
那天,我用“刮刮乐”进行班级管理——小组积分获胜者可以通过玩刮刮乐获得奖品,这类奖品包括免作业、帮老师做一件小事、语文课上选自己喜欢的座位做坐一节课……被点名两次以上的孩子也可以玩刮刮乐,但是获得的奖品是惩罚性的奖品,比如抄写某页的词语,或抄写某篇课文。
那天,课堂上一向好动的凡凡被我点名了两次,他成了课堂上唯一玩惩罚性刮刮乐的孩子。他抽到的刮刮乐是罚抄第一课《白鹭》一遍。
他是个顶聪明顶可爱的男孩子,但他的学习习惯实在不太好。课堂上注意力的集中时间不超过十分钟,跟一年级的小朋友差不多。在语文作业上,他也常常偷工减料。
之前,惩罚他抄写课文,若我不去催他要,他是不会主动抄的。
那天,他抽完刮刮乐后,我提醒他放学前要交给我。结果,那天我太忙,忙得我把这事忘得一干二净。直到下午五点四十,打放学铃的时候,我才猛然想起这事。
我快步跑向B班,去“堵”凡凡。可是,教室里没有看到他,有孩子告诉我,他已放学回家了。
我有点失落,叹了口气:这孩子,还是老毛病,改不了。终究还是让我失望。
当我走出B班,在走廊上与凡凡撞了个难怀。他展开腼腆尴尬的微笑,轻轻对我说:“李老师,我去办公室找您啦,我看到您。原来您在这里啊。”
我像猫抓住了老鼠一样的释然,对他说:“我在教室找你啊,你的罚抄呢。”他扬了扬本子,说:“在这里。”
我夺过本子。仔细看了一本:书写认真,一字不落。我惊讶不已。我心里纳闷:这孩子,今天怎么这么老老实实地罚抄,还主动把罚抄作业交给我?
我随口夸了他一句:“真棒!”
为什么凡凡开心地接受了刮刮乐罚抄课文的惩罚呢?也许,他觉得好玩,他接受这好玩的游戏规则。
好玩,爱玩,是孩子的天性。
陶行知先生说:“不要你哄,不要你捧,只要你懂”。当我们懂了孩子,与孩子相处起来,真的会开心愉快很多,也能看到孩子更可爱、纯粹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