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群友初遇小屋出题:《如何与自己和解》,对于这个问题,我感触不多,自觉没什么需要和解的事情。一个内心没有太多执念的人,喜欢不会到狂热,怨恨也不会到永久。
我更愿意,像一条鱼,用七秒的记忆来淡泊人生。
爱得痴狂,恨得彻底,都是对自己的惩罚。
“与自己和解”这个概念,我最早了解到,是在《人生海海》被火爆推荐时。当时,作者麦家提到,这本书是根据自身经历写成的,并把他的故事讲述出来。
由于家庭构造不好,麦家的童年充溢了阴霾。这种伤害不只来自同窗和教师的讪笑,也来自父亲的打骂。 长大后,他逃离家乡,远离父亲,以至十几年没和父亲说话。
2008年汶川地震时,麦家赶到地震现场,被天灾震碎的土地和人,深深刺痛了他。看着颠沛流离,痛失家人的场景,忽然明白,人是要回家的,这不只是想要原谅父亲,更是想要和本人和解。
但是在回家之后,麦家才发现已经太晚。由于父亲得了老年痴呆症,已不认得他这个儿子。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作者因为一个执念,无法与过往和解,一直在逃避,直到幡然醒悟时,一切都已经迟了。
这是一个很沉重的真实故事,我看完那段介绍后其实并不能完全理解。
一个人,是受到了多大的伤害,才会想要与至亲作生离死别,作永远的断联?
虽然不理解,但也不敢随意评判,正所谓“未经他人痛,莫劝他人善”,我没有经历过,不能站着说话不腰疼,更不可信口雌黄。
关于原生家庭的伤,曾经一度在网上掀起热议。似乎不幸福的原生家庭藏满罪恶,罪不可恕!很多做心理研究的人,也会认同原生家庭给人带来的深度影响。
著名的家庭治疗师维吉尼亚•萨提亚曾经说过:“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一生。”
张德芬老师也曾说过:“在亲密关系中,我们都会无意识地把爱人当成小时候的父母,继续和他完成我们未完成的课题。”
李开复说:“在批评中长大的孩子,责难他人。在恐惧中长大的孩子,常常忧虑。在嘲笑中长大的孩子,个性羞怯。在羞耻中长大的孩子,自觉有罪。在鼓励中长大的孩子,深具自信。在宽容中长大的孩子,能够忍耐。在称赞中长大的孩子,懂得感恩。在认可中长大的孩子,喜欢自己。”
就我个人来说,我其实并不太认可这样的观点。
人的一生会形成什么样的走向,原生家庭也许会起到一定影响,但并非起决定作用。一个人的未来,说到底还是自我的见识和眼界所决定的。
我的原生家庭,算不上特别幸福,但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不足,感觉每个家庭都差不多,比我家条件差的有之,比我家条件好的也不多。那时候,父母苦于生计,能给孩子们吃饱穿暖上学的环境已经算是很不错了,作为孩子,也没有什么奢望,很单纯地长大。
因为简单,所以快乐。没听说什么有心理问题的孩子,更没听过抑郁症这种病。
如果我不上学,一直在父母身边,也许我会成为他们那样的人。但正因为有书本,有知识,有老师,有外面的世界在不停地牵引着我们,让我们在不断丰满自己的羽翼的同时,学会了成长。这样的成长便是一种脱离,与原生家庭开始裂变的时刻。
所以我常想,现代社会的孩子,从幼儿园起,便进入到一个比家庭更大的集体中,他并非是封闭的,也并非对外界一无所知。何以一有问题,就开始拷问原生家庭?原生家庭何罪之有?
或许有些人,比如麦家,可能从原生家庭所受的伤确实太深,刻在骨子里,成为难以抹去的伤痕。装在心里尘封起来,以至于无法解脱。这无形中给自己套上一个枷锁,一念之间,成为一生的负累。
有人说,放下执念,才能与自己和解。愚以为,带着执念生活,就是跟自己过不去。人生苦短,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是最不值当的。
佛说:“苦非苦,乐非乐,只是一时的执念而已。执于一念,将受困于一念;一念放下,会自在于心。”深以为然。
不把伤心事搁心里,不把烦恼留心上,没有什么能伤害到你自己。
内心强大的人,凡事不会往心里搁,更不会允许他人伤到自己,所以,也就没有什么与自己和解之说。
简单一点,不过多思虑,用一种淡然的心境看待人生,就不会有跟自己过不去的时候。
放下,才能轻装前行。
任何时候,学会放下内心的困扰,生活才会变得简单,人生就会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