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班级】:
绘写生活班
二【代课老师】:
小鱼儿老师
三【年龄阶段】
大班 一年级
四【国家纲要】
5—6岁是幼儿园大班的年龄,也是即将进入小学的年龄。5—6岁是新的特点继续巩固和发展的时期,这时期心理活动的概括性和有意性的表现更为明显。
1.好问、好学
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认识兴趣。
2.抽象能力明显萌发
5岁—6岁儿童对因果关系也有所理
解。比如,他们能够懂得物体浮沉的原因,比如说:“针是铁的,所以会沉,火柴是木头棒棒的,就会漂”。
3.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5—6岁幼儿出现了有意地自学控制和调节自己心理活动的方法,在认知活动方面,无论是观察、注意、记忆过程,或是思维和想象过程,都有了方法。
4.个性初具雏形
5-6岁幼儿的心理活动已经开始形成系统。也就是说,个性的形成过程已经开始。儿童的各种心理活动互相紧密地联系起来了,先前的心理活动,先前形成的态度,影响着后来的心理活动和对事物的态度。心理活动系统的方向开始逐渐稳定。
个性开始形成,是和幼儿认识活动抽象概括性的发展,以及各种心理活动有意性的发展相联系的。
本《标准》的阶段目标具体从“造型·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加以描述。
第一学段(1~2年级)
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像、创作、表演和展示。
五【孩子心理发展特征】
■ 小学一年级
认知特征:开始逐步形成直观、具体、形象的逻辑思维能力。
心理特征:孩子对小学生活既感到新鲜,又不习惯,一时可能难以适应。好奇、好动、喜欢模仿,很难做到专心听讲,特别信任、依赖老师。
沟通重点:此阶段,以帮助孩子适应学校生活,培养学习习惯、学习兴趣为主,引导孩子怎样愉快地学习。和孩子谈谈他在学校感到不习惯的地方,针对性引导他做出相应的转变,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
六【课程主题】
《月饼》
七【完成课时】
1课时
八【课程目标】(3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月饼的特点和文化
②掌握黄色系的融合方法
③学会用油粉棒来表现月饼
通过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画一画,提升孩子们的感知能力,色彩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中秋节食俗,关注中国传统节日,增强名族自豪感
九【课程准备】
月饼、软卡纸、铅笔、视屏、油粉棒、橡皮、ppt、图片等。
十【课程难点 | 重点】
教学重难点:颜色的融合变化
十一【课程步骤】
1.准备参考图片和音乐的到位
2.孩子们签到及穿戴围裙,课前,先给没有迟到,上课刷卡,以及完成上节课课后锦囊的小朋友进行加分
3.进入课程…
️以猜视频的形式导入,抓住孩子的注意力。
️欣赏美食图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真实莲藕,提升孩子作画兴趣。
️带着问题观看视频并总结答案,学习有关月饼的小常识。
️欣赏月饼的图片总结月饼的特征。
️观看描绘月饼的优秀作品,总结美学规律。
️老师局部示范并强调重点。
️孩子们开始自主进行绘画创作,老师根据孩子的画面进行引导和观察…
️互相欣赏小朋友的作品,欣赏学习
️绘画工具归位,清理身边垃圾,养成个人行为好习惯…
中秋节是中国的民俗。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1][2]中秋节在2006年5月20日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3]
讲课中提到:
中秋节是团圆的日子,回家乡的日子。
好多宝贝提到:我要回爷爷奶奶家,回……有爱的宝贝们。
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自古便有归乡、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有很多,除了孩子们知道的嫦娥奔月的故事外,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二说它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
现代社会中秋节带给我们的是美味的月饼,欢快的假期,更是那份对家,对国以及队中华文化的归属。
周五晚班作品赏析
周六上午班作品赏析
周六下午2:30班级作品赏析
周六下午5:00班级作品赏析
周日上午班作品赏析
周日下午2:30作品赏析
周日下午5.00作品赏析
周三晚班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