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电影、电视剧中经常听到“灭九族”的说法。
其实,“灭九族”是一种古代刑法名,就是说一人犯了大罪,基本上要是叛乱或是欺君之罪这样的大罪后,采取的一种诛连的弄罚。
但是,要说清楚“诛灭九族”是哪九族,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般情况,有两种说法:
说法一:
是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
1、父族四:指自己一族。出嫁的姑母及其儿子、出嫁的姐妹及外甥、出嫁的女儿及外孙。
2、母族三:是指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娘家、姨母及其儿子。
3、妻族二:是指岳父的一家、岳母的娘家。
说法二:
另一种认为是从本人算起向上五代,向下五代,共是九代为九族。九代的直系亲属,包括高祖、曾祖、祖父、父亲、自己、儿子、孙子、曾孙、玄孙。尚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幼学琼林·卷二·祖孙父子类:“何谓九族?高、曾、祖、考、己身、子、孙、曾、玄。”
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位人物,论他的才学,学富五车,论他的结局,悲天悯人,他就是方孝孺。他是中国唯一被诛灭十族的人物。
在我国漫长古代史中仅有一例被灭十族的事件,就是发生在明朝。
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篡位成功,是为明成祖。
因为朱棣是造反上位,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他进入当时的首都南京城后,就想到让方孝孺草拟即位诏书。
朱棣为何选择方孝孺草拟这个诏书呢,原因有二:一是他自己从燕京起兵南下(也就是造反),朝廷议定讨伐,诏令、檄文皆出于方孝孺的手笔。二是因为方孝孺是天下学子的目标,如果成功的话就可以堵住天下文人世子的嘴。
但是方孝孺毕竟是大儒,儒家思想的忠君报国思想在他的心中根深蒂固。他身穿孝服在大殿上痛哭不止。
朱棣见到他这个样子就走下宝座,劝他说,先生不要自己苦着自己,我只是效仿周公辅佐成王而已。
方孝孺问:“建文帝在哪?”朱棣回答道:“他已经死了。”方孝孺又问:“为什么不立他的儿子为皇帝?”朱棣说:"他尚且年幼。“方孝孺步步紧逼:”你为什么不立他的弟弟?“
被方孝孺这么灵魂三问后,此时的朱棣已然不高兴,强压心中的怒火回答道:”这是朕的家事。“
同时,他命人把笔墨纸砚准备好,并对方孝孺说:”昭告天下的即位诏书一定要先生起草才行。“方孝孺挥笔写下几个大字:燕贼篡位。
写完之后,方孝孺就将笔扔在大殿之上,并且高声说道:”你就是杀了我,我也不会给你起草即位诏书。“
朱棣强压怒火:”怎么能够这么容易让你死?就是你死了,难道不怕株连九族吗?“
方孝孺立刻回答到:”你就是诛灭我十族又如何?“
朱棣被激得怒火滔天,于是下令诛灭他的学生,连着家族人一共873人。所有人都当着方孝孺的面杀掉,连砍头的大刀都砍坏48把。
最后,方孝孺自己也跟着被凌迟处死。
在中国历史上,方孝孺以其在文学和思想上的活跃成就而闻名,也以其绝对的忠诚和悲剧性的结局而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