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月底,我再次读了王财贵教授的《读经20年》。这本书我已经记不清读了多少遍,也是读了这本书,让我坚定了一个信念,一定要去读一读传统文化。现在把我的收获分享给大家。
经过一个多月的践行,我亲身感觉到读经典是一种幸福,一种享受,收益十分多。我深刻的体会到不管是什么年龄,什么时间,都不会晚,从自身做到知行合一。
同时,将此书中的精髓传达给家人,尤其是自己的孩子,给孩子分享理想是什么?分享励志的重要性,让孩子从小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1、为什么读经典?
王财贵教授在书中用到了一个比喻:也就是,“人造侏儒”和“文化侏儒”。
侏儒是什么?侏儒是长不大的孩子。长不大的人,大部分都是天生的。患了天生侏儒症的孩子,即使生在皇宫贵族之家,给他多少营养,他总是长不大。
有的侏儒,不一定是天生的,也有人造的侏儒。也就是用一些特殊的手段,让一个正常的人,变成侏儒。这个变成侏儒的过程手段极其残忍。而这种人造侏儒天生侏儒还要矮。
我们如果看到这种侏儒,不是只有同情而已,我们会觉得养他们的人实在是很可恨,可恶!我们人除了身体的长大之外,我们还有内在精神的、心灵的、文化层次的成长。但是有些人很不幸,他就患了文化的天生侏儒症。
王财贵教授说:“如果生长在像中国这样一个有五千年高度文化的地方,而我们的国民,我们的孩子,竟然没有文化的成长。这是不是叫人造的文化侏儒症。近一百年,中国就患了普遍的文化侏儒症。”由此看来读经典就尤其重要了。
2、读经典有什么好处?
作为父母或老师,我们应该是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这两点相互作用,学习能力强的人往往对学习会比较有兴趣。我们所说的学习能力有两种,一种是注意力、思考力,还有一种是平和、淡定、积极、进取的心境。
读经正是增进这两方面能力的最佳方法,是全方位的教育。
何况经典本身是圣贤的教导,熟读经典,将默默陶冶一个人心性。一个国家想要增进人的道德品质,要从根救起,最好的方法是从儿童诗经着手,及早给他们高质量的文化教养,等他们长大到青少年的时候,就如瓜熟而蒂落,水到而渠成,那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所以孩子越早读越好!
3、读经典,读些什么内容?
王财贵教授说读经的最高层次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时经典中的经典。
第二个层次是《周易》《诗经》《老子》《庄子》,都有很高的价值。
第三个层次是古文、唐诗、宋词、元曲,这些文艺之作也要选些精华来读一读,滋养我们的生命。
第四个层次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幼学琼林》等所谓蒙学读物。
4、读经的要领
一、及早读:越早越好,最好是十三岁以前。
二、老实读:心态端正,不玩花样。
三、大量读:尽其可能的大量,基本标准:一天一百字,一字一百遍。
四、快乐读:前三个都做到了,就快乐了。从第一级开始读,越读越简单,越读越快乐。
5、怎么读?
很简单的方法,三个字“跟我读”。这是带孩子读经的方法。《论语》读完100遍再说。
读完一遍就在书的后面画一个“一”的记号。但是一遍不够,需要再读,有空就读,每次读到哪里算哪里,下次再接着继续下去。
读完第二遍再画一个记号,读完五遍就画下了一个“正”字,如果谁能够在六个月之内画下二十个“正”字,也就是读完论语100遍。
从认识到读经的重要性,每天早起的一个环节,我都用来读经。读完一遍画一个“一”。从此我的口袋里,也放了一本《论语》口袋书。走哪背到哪。有空的时候读一读。别有一番风味。
经典浸润人生,经典让生命有根。读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