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想说爱你不容易
不深入了解课堂教学,就不知道上好一堂课有多难。学生,文本,课堂结构,哪一个环节不能打通,就无法把课堂很好驾驭。上一节课很简单,上好一节课,我感觉比爬泰山难多了。
首先讲知识不算难,尤其是小学,就算是六年级,也没有什么特别的难度,看看课本,百度网上查点资料,教材书上借鉴,教案经过假期集体备课,上课前再次备课,似乎能解决所有问题。真的能解决所有问题吗?就算你只教知识,如果你仔细追溯就会发现,这远远不够。
孟子曰: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不说当什么高明的老师,就算是普通的教书匠,看起来你看懂了课文,其实未必。譬如《落花生》这课,非常浅显易懂的文本。解读到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详细写议花生,详略得当,详细写的目的是为了表达中心花生不好看,可很有用,做人也要这样。作者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赞美了像花生这样默默无闻,朴实无华的人。从写作手法方面解读,除了详略得当之外,还可以解读出作者拿花生和苹果、桃子、石榴进行对比,写出花生的可贵品质。似乎这样就全部解读完了,真的这样就可以了吗?
1.品析闲来之笔的魅力。“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难得”。为何父亲来了就实在难得?查阅资料不难发现,原来许地山写《落花生》时,他的父亲许南英的职位是台湾团练局统领。再仔细探究就发现,许南英在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担任台湾团练局统领,率领台湾人民苦撑危局,死守孤城台南。他将多年积蓄全部充作官饷,坚决抵抗日军入侵。台湾被日本侵占后,他不愿当亡国奴,携眷迁居祖籍福建龙溪,过着清贫的生活。许地山,字地山,笔名落华生,是许南英的儿子,他的文学作品深受父亲影响,其中《落花生》一文,不仅是对花生这一普通作物的赞美,也蕴含了作者对父亲精神的继承和对家族历史的传承。许地山在文中通过对花生生长特点的描写,揭示了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这与许南英在台湾抗击日本侵略的历史背景相呼应,体现了父子两代人的爱国情怀和对民族精神的传承。原来这里赞美花生不是简简单单的赞美,是有着对中华民族爱国情怀,对中华民族甘于奉献的民族精神的传承与赞美。
2.品析神来之笔的精彩。一般解读文本时不会忽略“居然”居然'一词表示出乎意料的结果。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居然'表示事情的结果和预想的有出入,通常用于表达超出预期的惊讶。在《落花生》一文中,“居然”一词反映了作者和家人收获花生时的惊喜心情。由于没有种花生的经验,又在荒地上种植,对能否收获没有把握,因此当几个月后收获时,感到非常惊喜。这种惊喜的心情通过“居然”一词得到了强调,使得读者也能感受到这种出乎意料的喜悦。这个词除了表达惊喜之外,其实还和主题呼应,结合后面的议论,更能说明花生的朴实无华,在荒地里随意种下来就能提供它的价值,也就是表达作者的不求个人虚名,但要默默奉献社会的价值观和人生理想。类似的笔墨还有例如“母亲把花生做成好几样食品”“食品都吃完了”等。
3.品析文本结构之妙处。这篇文章和其他散文不同之处是文章的结构。它主题部分是记录家庭聊天话题的形式。这样的结构很有特色。话题从父亲开始:爱吃花生吗?说说花生的好处。姐姐从味道说,哥哥从用处说,“我“从价格说。父亲说的高度不一样了,从品质说。接着“我”和父亲一呼一应的对白,就把主题更清晰化了。这样的结构妙在何处?妙在这是经典的家庭教育场景,在这个场景里,父母和孩子的三观是如此一致:父亲引导孩子说花生的好处,从而提升到做人的道理,母亲点点头赞成父母的说法。最后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细品,隽永深长的话语,看似平平淡淡,其实内在文字的力量如此饱满丰富。真的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仿佛这篇文章就是一片海,文本露出的就是一朵朵微浪,我们要解读的是里面的波涛汹涌。
4.品析结尾意犹未尽之味。文章结尾“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这种结尾方式被称为“自然收束式”,不刻意强调或设计什么,使得文章显得平和而不故弄玄虚。这种结尾方式还通过父亲的话,将主题深化,表现了作者要像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淳朴、有用的人的决心。它不仅总结了全文,还通过父亲的话,将主题进一步深化,强调了内在美和实用性的重要性。不仅如此,我们发现,母亲做的花生食品我们吃完了,滋养着我们的身体,父亲的话印在心上,滋养着我们的精神。这也是父母殷切的希望,这也是上代人对下代人的希望。实际我们了解许地山先生一生就会发现,他在“五四”思潮的影响下,冷静地观察和思索着人生的真义。他蔑视“金榜题名” 、“光宗耀祖” 的封建说教,鄙弃荣华富贵,反对浮华虚荣;憎恶追名逐利钻营投机之徒,抨击“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驱民水火的“伟大、体面”人物。由此,他崇尚质朴,力求老老实实地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他的一生也确实如此,默默无闻在教育、文学等诸多方面做出卓越贡献。
一篇文章简单如《落花生》,可是简单中间不简单是我们教师的解读。这篇课文短小,平易、浅显、清淡、质朴,由此达到了美的极致。它之所以能够长期流传,脍炙人口,除了这种极致的美之外,更由于它以意取胜,具有超越时空的象征意蕴。它的象征和暗示,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 都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唤起那种朴实无华而又优美崇高的思想情感,使人们能倍受其熏陶,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以上我仅仅是说了文本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