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机器人最大的区别在于机器人没有潜意识,它们的每一个动作都是按照既定的程序所设计,一旦停止供电,就会瘫痪。但人不同,人若是晕厥、失去了意识,虽然会瘫倒在地,但心跳、呼吸、消化等功能并不会立即停止,因为它们受潜意识控制。
与机器人不同的是,人即使是举手投足这种看似简单的动作,大脑需要处理的信息都是海量的。为了更好地生存,进化之手巧妙地采用了意识分层的手段,它让潜意识负责生理系统,让意识负责社会系统。但意识分层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副作用——模糊。而模糊,正是人生困扰之源。
我们的模糊存在于以下三种情况。第一:学习知识,消除认知模糊;第二:拆解烦恼,消除情绪模糊。认知模糊来自内部,而情绪模糊来自外界。第三:里清外明,消除行动模糊。认知清晰,情绪平和,最终还要行动坚定。
人的认知能力需要从零开始积累,而潜意识却一直存在,所以我们需要终身学习,因为掌握的工具越多,消除模糊的能力就越强。不幸的是,人类天生不喜欢学习和思考,因为这类事极其耗能。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生命的首要任务是生存,于是,基因自我设计的第一原则是节能。而潜意识没有思维,只有本能,它会努力让身体走低能耗路线,诱导我们娱乐、享受,所以本能通常都是阻碍学习的,而人若不学习,又无力克服本能。
有意思的是,学习知识的目的是“消除模糊”,而获取知识的方法也是“消除模糊”,目的和方法相统一。一个事实就是:提升思考能力的方法正是不断明确核心困难和心得感悟,并专注于此。学霸”和普通同学之间的差异不仅体现在勤奋的程度上,还体现在努力的模式上:谁更愿意做高耗能的事——消除模糊,制造清晰。
德国心理治疗师伯特·海灵格曾这样描述人们对烦恼的态度:受苦比解决问题来得容易,承受不幸比享受幸福来得简单。这极符合人类不愿动脑的天性。然而回避痛苦并不会使痛苦消失,反而会使其转入潜意识,变成模糊的感觉。而具体事件一旦变模糊,其边界就会无限扩大,原本并不困难的小事,也会在模糊的潜意识里变得难以解决。
真正的困难总比想象的要小很多。人们拖延、纠结、畏惧、害怕的根本原因往往不是事情本身有多难,而是内心的想法变得模糊。因此要学会从一开始就主动正视它、拆解它、看清它。心理催眠师在治疗时使用的一切手段其实都只为做成一件事:唤醒潜意识里的痛苦事件,让患者重新面对它、看清它、从而将其彻底化解。
记住,任何痛苦事件都不会自动消失,哪怕再小的事情也是如此。要想不受其困扰,唯一的办法就是正视它、看清它、拆解它、化解它,不给它进入潜意识的机会,不给它变模糊的机会;即使已经进入潜意识,也要想办法将它挖出来。所以,当你感到心里有说不清、道不明的难受的感觉时,赶紧坐下来,向自己提问。到底是什么让自己烦躁不安?具体是什么让自己恐惧担忧?面对困境,我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如果做不到或搞砸了,最坏的结果是什么?坦然地承认、接纳它。恐惧就是一个欺软怕硬的货色,你躲避它,它就张牙舞爪,你正视它,它就原形毕露。一旦把它看得清清楚楚,情绪就会慢慢从潜意识中消散,你的生活将会舒畅无比。
很多人把行动力不足的原因归结为环境干扰或是意志力弱,其实,行动力不足的真正原因是选择模糊,即我们在面对众多可能性时无法做出清晰、明确的选择。选择模糊就是一种不确定性,而人类面对不确定性时会不自觉逃避,因为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看到草丛在动但又无法得知那里面是什么时,就会产生很强的心理应激反应,来防范于未然。于是“逃避不确定性”就被写入了我们的基因。也就是说,当我们没有足够清晰的指令或者目标时,就很容易选择享乐,放弃那些本该坚持但比较烧脑的选项。
消除认知、情绪和行动上的模糊。消除模糊需要主动反本能,所以这必然是一条更难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