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风筝的奥妙

对于放风筝,到现在我只成功过一次。才一次,就敢如此大言不惭来讲技巧,是因为我找到了窍门。一如我知道了如何戒烟一样,在那一刻我知道我走进了一扇门!

有趣的是,在那次成功之前,我一直认为自己在这方面毫无天赋,甚至很可能这辈子都放不上去。这样的想法来源于两件事。一次是上小学的时候参加风筝比赛,我的风筝从来没有超过头顶5米的高度;还有一次是在大学,同学把已经放得很高的风筝线递到我手里,在我拿到的一瞬间,风筝就一头栽到了宿舍楼​顶上。两次事件里,身边的人无一例外的认为我没救了,放风筝和我无缘。我也从来没有认真想过为什么,可能这就是命。不是说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嘛,这就是我的一个短处了吧。以后,只要说起放风筝,我的第一反应就是 —— 我不会。

​上周六,我陪老婆儿子逛公园,看到不少人在那儿放着风筝。儿子才不管会不会,别人玩,他也要玩。老婆在地摊上买了一个,我只好硬着头皮摆弄两下。因为多年来养成了一个习惯 —— 搜索,我找到了几篇教学文章,花了10分钟总结出几条方法,就开始尝试。方法很简单:迎风跑,有风就放线或者顺风走几步,没风了就收线或者迎风跑几步。

好像算得上“方法”的就只有这一句话,细节得从实践中去体会,​这需要融会贯通、随机应变。比如你要知道为什么有时要收线,而有时要放线。这是因为风筝需要风,风即空气的流动,在不同的高度,空气流动的速度和方向都会不同。收放线其实是在调整风筝的高度,寻找有合适风的位置。明白了这一点,你就不会着急放不上去了,因为从起飞开始,有没有合适的风是要看运气的。我一开始放不上去,于是绕着小湖走了半圈,走到一片开阔地,想再试一下,结果凑巧一阵“合适”的风成就了我。不用怎么跑,有一阵子我就看着线盘刷刷的转,一下子飞上去老高。我感觉着线的拉力,不断的收放,想象着自己控制着风筝,在探索不同的高度。

对了,风的原理我是从书上看来的,万维刚写过一篇美国热气球大赛的文章。热气球的原理就是控制气球高度,以寻找合适的风!

我想说的,不是只有怎么放风筝。我认为从这件事可以看出,一项技能应该怎么学习。​跨出舒适区 ——> 分解步骤 ——> 反复练习 ——> 即时反馈 ——> 集中注意力,这是刻意练习的基本方法,懂得这套百试百灵的“学习的方法”,绝大多数事情都难不倒你。然后是元认知能力和积累的复利效应起作用,会的东西将越来越多。有元认知能力,我才能细腻的体会手里线传来的力度和方向,才能耐心的观察周围人放风筝时的反应,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始终保持理性思考。有过成功,就有了积累,自信会积累,对事物背后本质的寻找也会积累,才会有所谓的“融会贯通”。

我越来越能理解Tim Ferriss 、Pat Flynn这些学习达人是怎么学会做那么多事情的,也越来越能体会会潜水、画画、乐器等各种才艺的人的快乐。当这扇门被打开时,也许才算开始真正体会到生命和生活的意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风筝的自述 小二:(唱)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咱们去放风筝吧! 贝吉吉:放这种风筝不好玩。你知道吗?有一种...
    躲进小楼看灯火阅读 1,339评论 0 2
  • “写作中心”文本写作课程(草案) 齐红雨 【交流提问】 1.读了大量的文章、著作,为什么大多数学生依然不会写作? ...
    为为道来阅读 1,427评论 0 2
  • 最艰难最绝望的时候 不过是手脚冰冷脑袋发热胃疼到颤抖的躺在床上动弹不了的时候吧 所有的委屈和心酸都像山洪一样地爆发...
    抱抱兔子写写文_阅读 307评论 0 0
  • 有意无意间瞥见儿子打下的字:母亲生我时,还很年轻。 看见我,他立刻闪屏。 这小子,已经称我为‘母亲’了。真是岁月催...
    铭玥咏全阅读 448评论 2 4
  • 今天有两件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儿,我却感觉好像是一件事。 今天,去验车,半路有其他事耽搁了一个小时,到那里已经快四点了...
    王道明阅读 1,504评论 4 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