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歌曲里唱着“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在我们这个北方的小村庄,虽然没有池塘与榕树,但是知了却是一点儿都不少。
在傍晚时分,放学之后晚饭之前,小孩子们便结伴去捉知了,我们一般只在知了变形之前捉它,我们叫“知了猴”(学名叫“蝉蛹”)。这个时候主要是找地上的洞,主要靠近树木找,当然其他的洞也可以顺便挖一挖。找洞也是有技巧的,一般面上比较大的洞口,掏进去是没有的,这种一般是知了已经爬出来后的空洞了。如果看到一个不起眼的扁扁的小洞,用手一抠,洞口越来越大,那这个洞十有八九是有戏的。
有些洞比较浅,就比较简单,一般用手就可以顺便抠出来。可是大多时候洞是比较深的,这些“知了猴”也很狡猾的,他们感觉到有动静,就窝在洞口的最下面不出来,毕竟手指抠的深度是有限的。这时候就要想办法了,我们有时候就回家用瓶子灌了水倒进去,可能是“知了猴”不大会游泳吧,一般灌水之后他们就会爬上来。还有就是找个小木棍伸进去静静的放在那里,有些上当了的“知了猴”也会主动顺着棍子爬出来。另外一种方法就是找来铲子,挖地三尺。反正无论怎样,只要我们确认洞里有猎物,我们一定是不会放过的。另外就是下过雨后,无论是一天的什么时候,到处走走,有时就能看到主动爬出洞的“知了猴”,所以我猜想这些小家伙们一定是不会游泳的。当然也不是所以的洞口都可以随便乱用手抠的,大的离谱就最好谨慎,听说有人碰到过蛇,这种说法一度让我很害怕。
除了费力的通过找洞来捉“知了猴”外,还有另外一种守株待兔的方式就是去树上找。我们的流程一般是这样的,放学后,先玩耍,然后在天黑之前找下洞里的“知了猴”,被各家大人喊回家吃晚饭,晚饭后和大人一起,拿着手电筒,再带根长棍去树上找已经爬出洞的“知了猴”。因为知了一般是要爬上树去变形,长出翅膀然后飞走,所以天黑之后他们会主动从洞里爬出来,找最近的树爬上去。此时的我们只需要拿着手电去沿着路边沿着田野的树上找就可以了。我们拿着手电绕着树照一圈,对于还没爬的很高的,直接用手拿了装进随身带的瓶子里,对于已经爬的很高的,就要随身带的长棍戳到地上,再从地上捡起来装进瓶子里。我们一般绕着有树的地方转一圈,回家看一集电视剧再出来绕一圈。因为这些“知了猴”也是分批出洞的,有可能你刚找完后,就有新的“知了猴”刚好爬出来,所以田野上路边上的哪些树大家每晚都是一遍遍的去搜索,你搜索完的别人也可能再来搜索。
第二天早上上学的时候,大家都会炫耀昨晚找了多少多少的“知了猴”,讨论哪里的树上“知了猴”多之类的。外婆家离公路不远,听表妹说舅舅他们每晚去公路边上的那些树上总能找到很多的“知了猴”,当时听了羡慕极了,想着我们这儿怎么没有公路啊。
那么对于找来的“知了猴”我们一般怎么办呢?第一种方式是自己吃,现在说给很多人听可能觉得接受不了,那个东西怎么吃啊?但是小的时候经常吃也没觉得怎样,就像是吃馒头面条一样的自然,但是比馒头面条好吃多了,反而是现在觉得自己以前吃这些东西确实怪吓人的。我们一般将捉来的“知了猴”放在一个碗里或者小盆子里,为了防止他们变形成知了,一般会用盐水泡着。因为变成知了的“知了猴”是不能吃的,至少我没吃过,也没见其他人吃过。父母们一般是在第二天做午饭时, 先将前一天晚上捉来的知了用油炸下,可以直接炸,也可以裹上面糊炸,反正怎样都好吃。就这样,在中午快放学的时候,小孩子们想着前一天晚上捉来的“知了猴”此时已经变成了美味的盘中餐,就更迫不及待的想快点飞奔回去了。
除了自己吃外,捉来的“知了猴”的另一种处置方式就是卖。我记得我小时候最开始是每只1毛,后来是每只2毛,这已经很不得了了,捉五只就是一块钱了,够吃10个冰棍呢。而这个钱父母一般是不会要回去的,完全可以当成自己的零花钱。这些人收了“知了猴”后,一般是批量卖给饭店的,听说这个东西在饭店卖的可贵呢,好像是一块钱一只。那时候大家都说这个东西的营养价值很高,不知道有没有科学依据,反正一般父母都舍不得吃,都是留给孩子们吃。
记得那个时候自己比较小,竞争对手又很多,每晚一般捉的都不多,很少有够10只的。有一次下过雨之后,自己在一个坡上挨着的几个洞里连着挖到好几只“知了猴”,当时开心极了!即便是现在,自己偶尔也会做梦,梦到捉到好多的“知了猴”,可开心了!
那时候的小伙伴现在都已经长大,“知了猴”也越来越少,不知道是不是被当年的我们找完了,也不晓得现在的小孩子们每到夏日的傍晚,还会不会出来再找“知了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