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军产品方法论》14-决策方法与误区

产品经理常用的决策方法有3种:数据决策、逻辑决策与主观决策。虽然每种方法都有用,但是用的时候需要注意里面的一些误区,才能提升决策的成功率。

一、数据决策

数据决策是现在决策强大的武器,只有能够发挥大的效用,是因为能够将定性的讨论,变成定量可验证的结果。但是以往的决策模式是线性具有滞后性,基本模式都是假设+方案+验证。基于一个假设提出方案,然后开发上线进行验证,传统的制造业验证的时间周期长,成本高,一般都是几年时间。例如汽车,手机这样的产品,因为其供应链复杂,导致研发周期长,上线后不好变更,所以决策具有延后性,一旦一个决策失误,成本非常高。后来到了软件时代,决策和迭代周期变短一点,变成了几个星期或几个月发一次版本,依赖于用户自动更新。而到了互联网时代,时间周期进一步缩短,所以互联网时代秉持的是小步快跑,快速迭代。依靠于快速迭代来取胜。

但这个方法的问题在于机会成本,即一次上线只能尝试一种方案,如果有三种方案备选,需要出多套产品,相关成本会增加几倍。而互联网出现AB测试后,就可以在同一时间同时尝试多套方案,看哪个数据效果最佳。将原来的线性式验证,变成了并行式验证,大幅缩短了决策成本。现在互联网公司都有大量AB测试在验证。但AB测试的出现也带来了产品经理思考的惰性,降低了辩证思考的要求,造成了AB测试的滥用。

但数据决策核心的问题在于,数据决策是非常简单的,但真正设定合理的角色就很难,需要依赖产品经理对多个要素的综合性思考。例如不管线性迭代和AB测试迭代为了避免大面积决策的问题,都会采用「局部试点,在全局推广」的模式。但这里面的假设在于基于用户群体的一致性,而在大体量的产品中,这种一致性比较难。所以有时候会造成局部试点成功,但是全局效果有限的情况。因为局部试点是解决局部问题,带来局部效用最优,而放在全局的时候,有时候局部最优(local optimal)不代表全局最优(global optimal)。

局部最优与全局最优

例如做一个打车业务的补贴模型,来调节供需,粗分类下的补贴模型,分为早上,中午,晚上等几个高峰时间段,但不同城市,不同天气,不同运力,不同商圈情况下是不一样的。如果只是基于粗分类下的模型效率会比较低,因而会导致AB测试失灵,而要做好这个模型,需要将上述的要素都考虑进去,才能解决整体最优的情况。

另外不同业务阶段,公司与业务团队下,数据能力不同的,对于早期业务,数据积累比较少的时候,没有必要做非常精细化的分类,快速迭代会更有价值,只有当数据量足够大的时候基于细分的决策才有价值。

二、逻辑决策

逻辑决策是依赖于逻辑分析和推理的决策,产品经理非常擅长。但一个人只有5%的时间在进行逻辑思考,95%的时间都是基于习惯来做决策(《思考快与慢》中的系统一)。因为逻辑思考虽然好,但在沟通协同说服上会有一些缺陷。当对方思考维度和颗粒度和你不在一个层面上时,对齐信息和思考框架沟通成本非常高。例如在于多个业务团队协作的过程中会有问题,当对方是基于习惯,权威,或情绪来思考的时候,逻辑思考很难说服对方。

三、主观决策

主观决策是最难的,但可能是最常见的。因为数据决策与逻辑决策的成本都比较高,依赖于大量的数据积累和分析。而大部分情况下,人面对的都是信息不足和环境多变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要做出高质量的决策,需要基于当时的情况临时建立一个模型,综合已知的各种信息做各种推理和概括。但面对未知情况建立一个模型来适配当前的情况非常难,因此只能靠积累,查理芒果提倡的多元思维模型,就是需要储备各个学科的知识模型,对当前的情况进行建模和分析。而这一切都依赖于练习和积累,才能在各种情况下调用并做出快速决策。

四、常见决策之认知偏误

因为人大部分常见下都是依赖于系统1做出快速决策,但这种决策依赖于经验与直觉,容易受到各种方面影响,存在大量的偏误,因此做决策时需要警惕。常见的几种偏误,但每个偏误下面都有非常多的心理学知识,需要单独去学习和识别其应用场景。

1. 归因偏误:自利偏误、正面效应与负面效应偏误、群体归因偏误、终极归因偏误、基本归因偏误

2.锚定效应:幸存者偏差、峰终定律、框架效应、禀赋效应、心理账户、损失厌恶

3.选择性注意:选择性观察偏误、观察者偏见、观察者期望效应、受试者期望效应

4.刻板印象:光环效应、首因效应、群体同质性偏见

5.自我中心偏误:自我美化、支持选择偏误、错误共识效应、投射偏误、素朴实在论、控制错觉、达克效应、逆火效应、证实偏见、舒适圈效应

6.信念偏误:可得性偏误、频率错觉、后见之明、可获得性层叠、货币错觉、一致性偏误、巴纳姆效应、基本比率忽视、赌徒谬误、逆赌徒谬误

7.决策类偏误:结果偏误、道德评价偏误、资讯偏误、共有资讯偏误、集体错觉、从众效应、沉默成本谬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 什么是产品经理 1.1 历史上的产品经理 一个职业能够诞生并留存下来,必然是因为它优化了企业分工,提高了企业...
    Leooeloel阅读 2,480评论 0 1
  • 第一章,背景+概述,点了产品经理这个岗位的历史背景,和本书主要讲的两个大概念,用户模型和交易模型。两种模型,都是产...
    天气不是很好啊阅读 2,275评论 0 0
  • 一、如何理解用户? 1、用户价值=新体验-旧体验-替换成本 从这个维度,提升用户价值有三种方式:让新体验最大化,...
    枫璃阅读 482评论 0 1
  • 我曾经一心想着“一切为了用户”,后来却发现有太多的冲突和取舍困难。直到几年前发现了(其实是接受了)人是自私的——每...
    Sting阅读 779评论 0 1
  • 缘起 书从江宁图书馆借的,2021-10-11开始读第1个番茄钟1-29/330,全书计划11个。 2021-10...
    im天行阅读 67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