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乱云润生第二百零一回
乱云润生 第三十章
远古沧桑雍阳溯首
滿旗赤子窘居渠阳
第二百零一回
上一回讲述:1901年,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后,将在保定的府衙,迁至沽海三岔口原慈禧行宫地域,紧接着,便筹划开发振兴河北新区,进而繁荣沽海;1902年先建成新开河火车站,1903年上半年又大张旗鼓兴建大经路、金钢桥两项工程,至癸卯夏秋时节,工程时不我待,大干快上,比翼双飞:
至八月末,大经路工程的搬运工序与开路工序的工程量渐渐减轻,可砌筑工序正在夜以继日、紧锣密鼓进行中;在一处封闭的筑路工地上,周围用长长木板围挡起来,板墙上还挂着许多铺路时用的苇席, 数十名戴草帽的工人正头顶烈日挥汗如雨,按比例搅拌好水泥沙石,铺向不断延伸的基路上。紧接着,多名砌筑工喊着号子卖劲拉动巨大铁石滚碾子压路面,那时机械压路机只在租界鲜见,而压路作业主要还要依靠人力进行。
为加快工程进度,袁大帅八月下旬让总管事从法国租界花钱租赁来两台压路机,大大提高了工程效率,压出的路面,规矩平整质量上乘,引来附近众多居民争相看个稀罕;
此时,已没任务的搬运工,临时被安排维持工地秩序,避免市民上路踩踏,赤辅铭也加入至这一行列中,随着碾路机缓缓行进,路两侧跟随看热闹的人群越聚越多,碾路机在经过大清户部银钱总厂,与马路对面的達仁堂大药铺门前时,赤辅铭等修路工人不得不拉起长长绳子,禁止行人进入工程路面;
大经路工程这一侧是金钟河畔的贾家大桥,而对面一侧门脸又新开张了一家普乐照像馆,赤辅铭正在跟前亲昵看到,此时此刻,只见大经路工程的大总管,与一戴爪皮帽穿绣花马掛、挎大匣子洋式像机称马爷的店主人,从照像馆中走出来,来到大经路施工现场,在碾路机前,只见大总管趾高气扬摆好姿势,洋匣子好一阵咔咔冒烟窜火地拍照,而后大总管作揖致谢离去。
仅过了三天,本家表兄赤增清即拿着一张刚发行的“北洋官报”让赤辅铭细瞧,正是大经路大总管在碾路机前照片,报纸大字标题是:袁大帅亲督导,大经路工程即竣工!赤辅铭即向表兄说,那天拍照我亲眼所见啊!
赤增清表兄更感慨道,这年头,时髦流行首创、稀奇古怪都在咱这块风水宝地呈现喽!瞧,去年,1902年,袁世凯在西窑洼设局,初名“北洋铸造银圆总局”,现刚迁于大经路旁,便更名为规模宏大的大清户部银钱总厂,专为全国出白花花银圆啊!
另外,你还不晓我住的金家窑家门口,那座集贤书院是干啥的吧?这是全中国出第一张报纸的地方:北洋官报的诞生地。就在电灯房胡同后身,三岔河口水师营东那片地方,仅仅在三年前,你还曾在此参军清廷虎神营在黑炮台殊死抵抗八国洋寇呐!可这地方仅过了一年,官府就批准建集贤书院了。
据说,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都转盐运使司盐运使季邦桢、原沽海关道周馥、沽海道万培田三位外籍宦沽官员,联合请示直隶总督李鸿章,要求建立一所专门收教外籍生员的书院。经李鸿章同意,周馥等随即在三岔河口水师营东处,建起了集贤书院。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7月18日,该书院改为北洋高等学堂。不久该学堂迁出,外籍官绅便停止了捐资,书院旧址一度曾荒废。
1901年7月12日,直隶总督府由保定迁至沽海,8月上旬,袁世凯将原集贤书院加以整修利用。派人到日本购买机器,聘请日本精铜版、石版、照相制版及印刷者多名技师。招雇活字版印刷技工。筹备就绪后,便以“北洋官报”名称出报,设立总局,内分编撰、翻译、绘画、印刷、文案、收支六股,全局150多人,包括日本聘的6人。
大清朝廷对神州首创的报馆管理团队极重视,主管人员“总办”及下属工作职员皆有正式品级:总办四品,其他人员依次递减,皆吃皇粮、有铁饭碗。官报局胡同从此诞生。
当时全国唯一《北洋官报》光绪二十八年十一月二十六日,1902年12月25日,创刊于沽海狮子林金家窑集贤书院旧址。创刊之初为隔日刊发,至第15期,1903年1月22日因春节放假,第16期,于1903年2月3日继续刊发,此后一直隔日刊发至今。表兄赤增清把这份刚印成报纸,向表弟详细介绍着。
1903年10月9日,袁世凯隆重主持了大经路通车典礼,由于员工奋战工程快速圆滿高效,袁大帅对全体参建员工进行不同程度的嘉奖鼓励,赤增清班长级别获得两块银圆嘉奖,赤辅铭等普通工人获得一块银圆嘉奖。
金钢桥工程技术难度大,质量要求高,中外专家克服种种技术上难关,终于赶在1903年11月完工。27日,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亲自验收了在衙门前金钢桥工程。
大经路工程完工后,路旁两侧商铺门店,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河北地价迅速上漲,沽海全城把投资重点向河北新区转移灬
而大经路两侧纵深至新开河与金钟河的广阔区城,近年该地域河畔野草没径、积水成塘,满目凋零,徒增凄惶,仅居少数零散市民。但从今年2月27日,由海关道与沽海道联合发出告示:规划新建成大经路,随后,将路西自南至北,开筑天、地、元、黄、宇、宙、日、月、辰、宿、律、吕、调、昆等十数条纬路,打造河北繁华新街区。八月末,各顶前期筹备工作已经开始;
九月初,工程骨干队伍招工组建基本完成,承建大经路工程的核心人员,只要表现优良者系数招纳,由于十数条道路长短不一全面铺开同时进行,又从社会招收众多吃苦耐劳廉的城市平民用工,补充各个承建分路隊伍中。闻此讯,北运河畔的东、西窑洼贫民,大批涌到大悲禅院前的广场,这里设有河北新区经纬道路工程承建招工处,一时间,大悲禅院广场人滿为患,招工处蓆栅内,人头攒动;平民奔走相告,络绎不绝;
北运河畔的东窑洼、西窑洼地区,历史上以贫民杂居为主,慈善救济因大悲禅意应运而生。著名玉善堂等慈善门面就设在西窑洼。
近年,四区二所西窑洼街面北善堂等初现,此地以施舍慈善为轴心,日益扩大渐趋规模,形成极为典型“窑洼慈善文化形态”。但也助长人们的不思进取好逸恶劳陋习,以至形成大大小小的乞丐帮群,这些在窑洼工程招募现埸並不鲜见,所以招工方格外谨慎,皆以试工繁重苦累工作一周后方才录取,否则只管吃住,以签如此合同,保万无一失。
十月十日,河北新区经纬道路工程全面开工,赤增清所领班承建天纬路路段,全长为500米,从大经路至大悲禅院,工期二个月六十天,圆满完成任务个人薪酬为五银圆。
赤辅铭所在班组承建地纬路路段,全长288米, 由大经路至三马路北洋女师学堂,工期为六十天,圆满完成任务后,个人薪酬为两银圆。两个月夜以继日奋战,赤增清与赤辅铭所承包路段双双提前完成工程验收。至十一月末,赤辅铭大胆赴沽海打工挣钱,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六块银圆,甚是欣慰。
此次大规模承建,大经路两侧,新开河与金钟河之间为新建区域,大经路以西,不称“经路”而称“马路”,为一马路至八马路,大经路以东称“经路”,为东一经路至东八经路。与之相对衬,称“纬路”,其按照千字文部分文字排序为:天、地、元、黄、宇、宙、日、月、辰、宿、律、吕、调、阳、昆、冈,昆纬路后的阳纬路,更名为新大路,金纬路正对黄纬路,属于狗尾续貂的。
经1903年只争朝夕奋战,河北新区路西,自南至北,开建並完成天、地、元、黄、宇、宙、日、月、辰、宿、律、吕、调、昆等十数条纬路,形成如今经纬纵横格局。
此后,神州头脑灵活的达官显宦,便看上了大经路周边这块风水宝地,纷纷在此购地建私人花园及宅院,营造安乐窝。二十世纪初叶的大经路,衙署林立、官气十足,许多公馆、宅邸的设计讲求深院高墙、森严壁垒。伟人名流频繁出没曾出不穷,这是后话。
(待续)
读者若喜欢,请关注、点赞、交流,就是支持鼓励,往后耐心看,越发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