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时间:2015年10月22日上午10::00~11:00
阅读书目:《童年的消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三章至第四章
阅读笔记:
第三章:童年的摇篮期(概念的形成)
1)童年的进化发展并不均匀,识字能力受到高度重视的地方就有学校,有学校的地方童年的概念就能迅速发展。
2)童年已经成为某一阶段性成就的描述,而不是成人的缩影。学校教育开始认同儿童自身的特殊天性,计划按年龄组织安排教学。
3)创造现代家庭不可或缺的事件,是正规学校教育的发明和扩展。故童年形态具体起来后,现代家庭形势也逐渐清晰。
4)童年最初是中产阶级的想法,多余的钱使他们能够把他们的孩子当作炫耀性消费的对象。
5)阅读学习要求超凡的自控能力,往往抑制青年人的好动天性。控制和征服人的天性的能力,成为成年人的一个重要特点。(也相应反应在性道德观和性行为上。)
6)书本文化打破知识垄断,但另一方面,局限儿童于书本学习,向他们关闭了日常生活的世界。了解这些文化秘密成为成年人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儿童与成人之间的重要区别。
7)儿童是未成形的成人,需要接受文明教育,需要以成人的方式接受训练,诱发他们的羞耻感。没有羞耻感,未成年人是不能成为成年人的。
第四章:童年的旅程
1)18世纪英国工业化时期,底层阶级的儿童遭到残酷对待,但这没有也不可能摧毁童年的概念,因其在上流社会被保存下来,却并未渗透到底层阶级中。
2)欧洲范围内流行起倡导人性化的童年的潮流,部分由于政府增强对于儿童福利的责任意识。在18世纪之前,国家有权成为儿童保护者的观念不仅新鲜且激进。逐渐的,家长至高无上的权威才被人性取代,与政府共同承担起抚养儿童的义务。
3)18世纪的启蒙运动推动了童年的思想的传播。
洛克:人类头脑生来是张空白的刻写板,写什么内容落实到成人教育者身上。(唯有通过教育培养儿童才能成为文明的成人。)
卢梭:儿童自身的重要性,而不仅仅是成为成人的一种过渡;童年是人类最接近自然状态的人生阶段,故而其知识和情感生活才值得研究。(儿童拥有与生俱来的美好天性,却被教育、理性、羞耻感等所淹没了。)
4)如何对儿童进行文明教育但又不破坏其天性美德是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弗洛伊德:儿童最接近自然状态,其天性的要求必须考虑在内(卢梭);儿童和家长之间的早期的相互影响对于其未来的人格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没有压抑和升华文明是不可能实现的(洛克)。
杜威:儿童的需求必须根据儿童是什么,现在需求什么,而不是将来是什么来决定。
5)现代童年的范例也是现代成人的范例。我们对儿童的期望实际是一种移情作用。
阅读心得:
在《童年的消逝》第二章结尾处,作者认为印刷术的出现使未成年人必须通过学习识字、进入印刷排版的世界,才能变成成人。因此,他们重新创造了学校,使童年的概念变成了社会必须。 而在第三章“童年的摇篮期”中作者承接上文,认为通过学校来确定童年的概念后,童年已经成为对某一阶段象征性成就的描述,儿童和成人各有自己的符合世界。在第四章“童年的旅程”中,作者主要陈列了洛克和卢梭的两个观点,洛克派认为,儿童是未成形的人,唯有通过识字、教育、理性、自我控制、羞耻感的培养,儿童才能改造成一个文明的成人。而卢梭派认为,未成形的儿童不是问题,问题完全出在畸形的成人,儿童拥有与生俱来的坦率、理解、好奇、自发的能力,但现在这些能力被识字、教育、理性、自我控制和羞耻感淹没了。
针对洛克派和卢梭派的两种观点,我想谈谈我自己的一些看法,可能因为最近家里的小孩比较多,而自己也特别喜欢小孩,所以我在看见这一段话的时候特别有感触,我表姐的儿子今年三岁,或许是小名就叫皮皮的缘故,他生来就比别的小孩要皮实,劲大如牛,不管是比他大的还是比他小的,他总是能在自己兴奋的时候打一下别的小朋友,我每次看见就会装作大人的样子教育他一番,但是后来我发现根本没有用,因为在外面我们看见他的时间毕竟是少数,而他大多数在家的时候都是爷爷奶奶宠着,或许是奶奶没有什么文化,所以什么事情都惯着他,甚至教他打别的小朋友,所以久而久之,他的这些坏习惯已经很难改变了。首先我赞同洛克认为的儿童是作为一张白纸来到这个世界的,我也赞同卢梭的儿童拥有与生俱来的坦率、理解、好奇、自发的能力,但是我还是觉得有一些困惑,作为白纸的儿童虽然与生俱来就有一定的能力,但是,他们的这些能力也是在成长的过程中被成年人所引导和激发出来的,但是若是被畸形的成年人教育之后,他的这些能力便会在儿童时期被引向另一个方向,这个时候就需要在学校阶段通过教育来改造,所以,我对卢梭认为的儿童的能力被教育所淹没了感到有点不解,但是也有可能是自己的阅历不够,希望在接下来的几章阅读中能得到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