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民族小学 索富文
从事语文教学工作14年,我在2014年在加入大阅读行动课题小组之前,也就是这样的加入,这样的行动,解决了我一直以来的困惑:怎样才能让学生脱离题海而提高学习成绩呢?怎样才能让学生学会写出充满真正的生活色彩的作文呢?
推广阅读,这是我领会大阅读精神后的行动!
回顾我的阅读推广之路,有很多美好的时刻值得回忆:
2018年9月,我接手了新的一年级,便结合之前推广阅读两年多的经验,将阅读推广的道路越走越广阔······
镜头一:一年级起,我在假期布置的作业便是:读书!为了让家长们有意识、有方法,我写了一篇长长的阅读作业详单!要求大家购买回大阅读课题组推荐的所有书籍,将一个长长的假期进行规划,把每日阅读纳入假期计划中,做为重中之重去看待、去执行!
镜头二:当我进入班级的阅读打卡圈,我被孩子们捧书阅读的画面和孩子们朗读文字时发出的稚嫩声音打动了,我就在想:希望我们一起坚持下去。于是,我便天天进圈里给孩子们点评,鼓励他们坚持下去,我的举动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他们也在圈里互相点评、互相鼓励。
镜头三:课堂上,孩子们在完成即兴表达时,小小的孩子竟然会语出惊人,他们会说:“路灯就像闪闪发光的萤火虫”;他们会说:“我最喜欢妈妈温暖的怀抱”;他们还会说:“长长的柳条是仙女阿姨长长的头发。”每当听到他们因为有丰富的想象力而语出惊人的时候,我总会微微一笑。
镜头四:第一个坚持阅读的假期结束后,我鼓励家长们写亲子陪读感悟,当看到大家都会写到“感谢索老师开展的阅读活动,让我家孩子爱上读书”这句话时,我的内心无比充盈,我想推广阅读的意义不就是在于将个人阅读延伸到家庭阅读中去吗?这样,家家户户都能看到一盏为阅读亮着的灯……
写到这儿,我不由得想到了上一届学生在临毕业时的场景,还有他们给我写下的留言:
毕业分别的时候,靳然趴在我的肩膀上哽咽地说:“老师,谢谢你让我爱上看书。”我的眼前不禁回想起一个画面:毕业复习课上,我讲着试卷,发现她在看《红岩》,我示意她别看,可是,下一秒她又悄悄地打开了《红岩》,我笑了,她也笑了。一定是书中的某个情节让她不能自己了吧。毕业考试时,陈梦奇作文中的一句话打动了我,他说:“语文老师,我永远忘不了你,是你让我爱上了读书。”邓子阳写道:“我永远要感谢我的语文老师,是她让我不再害怕写作文。”
现在,我在现在所带班级推广阅读已经将近一年半的时间了,每次阅读,我都会安排他们完成《我的阅读之旅》,我们还会自制识字课本,会读成语故事,完成《一日一成语 积累我能行》,每个假期的亲子阅读,家长都会写一份亲子阅读记录,整理成册。
通过一年半的坚持,我的学生们课堂上能够在看图说话时,扩宽表达的思维,语句不连贯的现象基本上是没有的。而且,写日记方面,也没用发愁,孩子们都能够流畅表达,有的小孩子难能可贵的是还会表达与众不同的观点。阅读带给他们的还有,每次课堂上组词和说句子的时候,他们都能够结合生活正确用词。最让人欣慰的是,我布置的“画绘本,创绘本”的作业,孩子们都能够发挥奇思妙想,脑洞大开地完成,我觉得是阅读带动了他们思维的活跃。
不过,然后我觉得既好笑又无奈的是:这些爱读书的小家伙们思维太活跃,课堂上总是抢着表达,以至于我的语文课总是在“老师,我。”的喊声中进行的。
我就在想:这只是二年级的学生,如果一直这样“读下去”,那等上到六年级,他们的表现会是惊人的。
其实啊,我深深地知道:我只不过是一个阅读路上的领路人,他们真正要感谢的是每一本经典书籍,是他们坚持读书、爱读书、读好书的好习惯。
写到这儿,我不禁想起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一句话,他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习班,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是啊,我所做的就是为了通过自己的努力,不让学生做做题的机器,而是要他们通过阅读形成自己的“阅读习惯”、“阅读见识”,我想,事实一定会证明,当学生把阅读作为一种兴趣去追求,把文字的美感受得淋漓尽致时,他们通过阅读接收的知识远远大于题海战术。因为通过阅读内化成的东西正在逐渐深深扎根于他们的心间!
我相信:坚持陪伴孩子们阅读的教师定会种出最美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