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白话】曾子说:“我每天好几次这样省察自己,为别人办事没有尽心尽力吗?与朋友来往没有信守承诺吗?传授学生道理没有印证练习吗?”
曾子简介
曾子本名:曾参,公元前505年10月12日-公元前435年),字子舆,春秋时鲁国南武城(或山东嘉祥县;或平邑县郑城镇)人,与其父曾点同师孔子;曾子比孔子小了四十六岁,孔子过世时曾参才二十六岁,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被后世尊奉为“宗圣”。
这里说的“吾日三省吾身”,在古代“三”代表着很多的意思,而不是仅指固定的三件事情;它包括了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曾子说,我们在生活中,与人交往、在外面工作要格外的注意反省以下几点:
为人谋有没有尽心尽力?
在生活中的我们,特别是在人际交往当中,替人办事、与人工作上的合作是常遇到的事情。当此等情况出现时,在曾子看来,把这一切视为“忠”,也就是说要做到“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拿人钱财,与人消灾。”这是我们为人处事的第一要求。
与朋友交往有没有守信用?
儒家很强调守信承诺,守信是考验一个人品格的最好方法,它体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这一点在我们现代社会更是如此,自从有了“网络征信”之后,我们的个人信誉就等同于自己出行办事、交朋识友的明信片。
即便是在与友相约去逛街游玩,看一个人是否守时,也是考验一个人是否具备了品格守信的一个重要标准。所以曾子说:“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曾子后来成为了很有名的老师,教出众多弟子,因此,曾子所说的“传不习乎?”“传”是指传播、教授于他人;“习”是指实践;这里的“习”跟《论语》中第一句话“学而习时之”的“习”是同一个意思。因此,我们把它翻译成“我作为老师教给学生的,自己有没有去实践?”
通俗来理解就是:“如果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又怎么拿来教人呢?”
本篇这三句话有一个共同特色,都用“不”来问。这便是反省,从反问的方式来省察自己的行为举止。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习惯把事情的责任推给别人来承担,而很少会反问自己到底有没有过错。其实,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事情,从主观上来说反而容易改正,难的却是在客观上的事情无法由自己作主。
当自己无法左右其发展方向时,或许换一种角度去看待这件事情,才是解决其烦恼的最好方式。
儒家思想的特色是个体不能离开人群,儒家没有关起门来的贤人,这正好也印证了儒家学说是一门教书育人的学问。
它唯一的目的就是传播,要做贤人、君子就要打开门与别人来往,同时也要从别人的身上和别人的观点当中完善其身,这也正是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最该做事。
只有以身作则才能教书育人,而后通过三省吾身才能完善其身。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