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约5532字,阅读大约需要16分钟)
【摘 要】古诗词的任务化教学,应从古诗词的文体特点与教学功能出发,将单元中的组诗对标各学段要求,对准学科大观念,对接学习任务群,以学生的学习逻辑为主线,形成一个结构化的学习主题序列,并遵从“教人做事”的设计理念,将情境、任务、活动、方法等加以统整,设计适切的语文实践活动链,实现“由知到会、由会到能”的实践转化。
【关键词】组诗化编排;结构化主题;任务化教学
图片
古诗词是跨越时空的文化经典,也是重要的课程内容。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选编了112首古诗词,分别以单元选文、课后链接、日积月累以及六年级下册10首集中诵读的方式编排,其数量、篇幅以及难易程度,随着年段增高逐渐递增,体现了循序渐进性。选入教材的古诗词都是名家经典代表作,涵盖了多种题材,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
一、组诗化编排:凸显教学的定篇功能
统编语文教材没有设置古诗词单元,而是根据人文主题,将同一题材或相关的二至三首古诗词编为一组,以组诗的方式呈现出来。然而,古诗词有其特殊性,且多与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缺少联系,需要单独对待,以实现古诗词的教学功能。
1.古诗词的文体特点
古诗词既包括《江南》等古体诗,也包括《春夜喜雨》等近体诗(又叫格律诗),还包括《清平乐·村居》等唐宋词。古体诗、近体诗与唐宋词的文体特点各有不同:古体诗不讲究平仄,句数不限,大致押韵;近体诗则格律严格,有规范的平仄与押韵规定,读起来朗朗上口,极具音韵之美;词,又称长短句,不同的词牌有不同的固定句式,适宜吟唱。但是,无论是古体诗、近体诗还是唐宋词,都大多具有情感化的意象。所谓意象,是指被融入特定情感的事物。比如,“柳”常常用来表达离情别绪,“月”常常用来表达思乡之情。古诗词中多个意象的组合,就构成了古诗词的意境。比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万径、孤舟、蓑笠翁等意象的叠加,营造出一个孤寂静默的意境,表现了诗人虽处境孤独,仍傲然不屈的精神。由此可见,古诗词的魅力在于语言艺术之美,是语言的形式、音韵与内在情感的高度统一,体现了规定性中的独创性。每一个活化了的汉字,都是一种“戴着镣铐的舞蹈”。
2.组诗的教学功能
王荣生教授将选文按照教学功能分为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四种类型,其中的定篇是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必学篇目,不但要让学生熟读成诵,而且要让学生“透彻地领会课文本身”,在语言形式与思想内容中走几个来回。[1]学习教材中的古诗词,应充分发挥组诗教学的定篇功能:一是让学生在诵读积累中汲取古诗词蕴含的人文精神,了解古诗词背后的历史文化,以丰厚自身的文化底蕴,激发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增进文化认同;二是让学生在阅读与鉴赏中领略语言文字的魅力,发现与感受诗人的非凡想象、精妙构思以及炼字的功夫,培养学生的文学想象力、形象思维力和创意表达力;三是让学生发现与把握组诗的特点与解读规律,进而迁移到同一类古诗词的学习中,提高举一反三的阅读理解力。比如,学习五年级上册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的组诗,通过《示儿》《题临安邸》《己亥杂诗》的探究式学习,就可以将借助资料读懂诗人内心的“知人论世”法迁移运用到同类古诗词的学习中。
古诗词根据人文主题编入教材,与单元语文要素并不完全一致,由此带来古诗词教学的两大难题:一是现代文的阅读方法不一定适合古诗词,古诗词教学需要“另起炉灶”,即根据古诗词的文体特点来选择适切的阅读方法。比如,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适用于《黄继光》《“诺曼底号”遇难记》等故事类文本,组诗《芙蓉楼送辛渐》《塞下曲》《墨梅》中的人事、景物,都是带有特定情感色彩的意象,借助“冰心、玉壶”“大雪、弓刀”“墨梅、清气”这些意象才能深入解读诗人所言之“志”。二是难以体现组诗的丰富意蕴。组诗有其丰富的内涵和特定的时代价值,如果以单元人文主题来框定,就难免“削足适履”。上述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伟大的品格”,故事类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和精神品格是极其鲜明的,而组诗中的《芙蓉楼送辛渐》是送别诗,《塞下曲》是边塞诗,《墨梅》是题画诗,三首诗分别体现了“冰心”气节、“豪迈”气概与“清气满乾坤”的高洁品质,是对“伟大的品格”这一人文主题的个性化注解和诗性表达。要从标签式的简单化教学走向进阶式的深度教学,需要将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合为具有统摄性的学习主题。
二、结构化主题:形成进阶式学习路径
从学习任务群的视角看,古诗词可以归属“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也可以归属“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还可以归属“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无论归属哪个学习任务群,教师都要围绕学习主题来统整情境任务与活动。学习主题不等于人文主题,应该从古诗词学习的角度,从“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等核心问题入手,提炼出若干个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学习任务,确定学习主题序列,形成学生可凭借、可理解、可实践的进阶式学习路径。
1.对标各学段要求
学习主题需要回答“学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具有目标性。古诗词的学习要求呈现出由低到高的梯度:第一学段“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2],重在诵读中感受语言的韵律之美;第二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3],重在想象中感受古诗词的画面之美;第三学段“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4],重在情境中体会意象的情意之美。
2.对准学科大观念
学习主题需要回答“学什么”的问题,具有内容的规定性。古诗词学习的核心是古诗词的文体思维,表现为古诗词的学习大观念。从知识的三个维度,可以提炼古诗词学习的大观念:一是知识的概念维度,回答“知识是什么”的问题。古诗词以最凝练的语言描绘最丰富的形象,正所谓“以言立象”。二是知识的逻辑维度,回答“知识是怎么来的”的问题。古诗词是诗人情动而辞发的结果,语言无法表达的时候,就借特定的事物来抒发内心复杂的情感,正所谓“立象尽意”。三是知识的价值维度,回答“知识有什么用”的问题。古诗词看似无用,实则有大用。读者可以通过古诗词所表达的情意,品悟诗人的精神品格,进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正所谓“以意逆志”。概括来说,以言立象、立象尽意、以意逆志,是古诗词创作与解读的基本原理,也是古诗词学习大观念。
3.对接学习任务群
学习主题需要回答“怎么学”的问题,具有方法的选择性。古诗词在不同的学习任务群中,要学习的内容和方法是不同的。第一学段,古诗词学习的要求主要为识字与诵读,聚焦在“言”,可以归属“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第二学段,古诗词学习的要求主要为想象诗中的画面,聚焦在“象”,可以归属“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第三学段,古诗词学习的要求主要为通过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和心志,聚焦在“意与志”,可以归属“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也可以归属“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
由此,根据古诗词的学段目标、学习大观念及所属学习任务群的具体要求,以学生的古诗词学习逻辑为主线,可形成这样一个结构化的学习主题序列:第一学段的学习主题为“最整齐的语言”,侧重识字、诵读,感受古诗词的语言韵律之美;第二学段的学习主题为“最写意的画面”,侧重阅读、想象,领悟古诗词的形象之美;第三学段的学习主题为“最多情的意象”,侧重情感体验,把握古诗词的情意之美。三个学习主题遵循了古诗词“言、象、意”的学习内容,契合了古诗词教学的学段要求,体现了古诗词学习的文体思维与教学功能,为学生规划了进阶式的学习路径。
三、任务化教学:设计语文实践活动链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学习任务的设计,需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5]组诗的任务化教学,既要体现其教学价值,又要兼顾单元的教学要求,应围绕学习主题进行统整,遵从“教人做事”的实践逻辑,将情境、任务、活动、方法等有机融合,以任务驱动的方式促进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作为“定篇”的古诗词,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的根基。古诗词既是学生精神生命与文化底蕴的滋养之根,又是学生言语品质与审美经验的积淀之根,还是学生文学想象与创意思维的萌发之根。以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言志类”组诗为例,根据第三学段的学习主题“最多情的意象”,适当关联单元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创设这样一个真实的文学情境:
每个人都想生活更美好,人生更精彩,于是就有了各不相同的愿望与志向。有的人直抒胸臆,有的人则将内心的志向寄寓在山水之间,寄托于所钟情的寻常事物之中。古诗词中的梅、兰、竹、菊,其实就是诗人内心的化身。在这毕业季里,你能否像诗人一样,赠予他人一件有纪念意义的小礼物,以表明你未来的人生志向;你能否像诗人一样,借助一样你钟情的事物,作一场毕业演讲。理想与志向,未必一定会实现,但可以使你生活的每一天都变得更有意义,更有诗意。
在这个文学性情境中,蕴含了三个具有实践性和综合性的学习任务,以任务驱动的方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语文实践(见图1)。
图片
任务一“寻根”:编一本言志诗集。这是一个“寻根性”的任务,这里的“根”既指诗言志的“志”,是学生不可或缺的精神之根,又指诗言志的“法”,借助“意象”托物言志,是学生打开诗词大门的学法之根。学生在组诗的探究性学习中,发现言志诗的文体特征与解读规律,就能迁移到同类古诗词的阅读与甄选中,从而合作完成编写诗集的任务。据此,可以设计三个学习活动。
活动一,借用AI来画诗。在熟读组诗的基础上,学生运用AI技术,将诗句转换为描述性的指令,让AI画出诗中事物的样子。比如,对“马”的描述性指令:“平沙万里,洁白如雪,连绵起伏的山岭之上,一弯明月当空。一匹白色的战马,头佩金色笼头,身佩金色马鞍,奔驰在战场之上。”描述性指令源于对诗中所写事物的准确把握,描述越形象,绘图越精准。在趣味盎然的AI画诗活动中,学生读出诗中鲜明的形象,不断修改对形象的描述。
活动二,物与人的对话。在用AI画出事物形象的基础上,学生借助诗人的生平资料,共同探讨“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所折射出的生活际遇与人生志向,读出诗人怀才不遇却依然希望为国建功立业的志向与情怀。而后,教师化身诗中所写的“战马”,与学生扮演的“诗人”展开一场心灵的对话,在问答之中实现了心灵的共鸣:战马渴望驰骋沙场,诗人渴望建功立业。在趣味横生的对话中,学生发现了诗言志的秘密:托物言志的要诀在于所咏之物的人格化,即物具有人的品格,成为意象,人才能以物明志。马、石灰、竹、石,都是诗人心志的化身。读出这一点,才算是把握了言志诗的本质。
活动三,众人推荐言志诗。学生迁移言志诗的解读方法,从唐诗宋词中阅读、挑选同类诗词,抄录、整理后编辑成班级的言志诗集,并作为毕业赠礼留给母校。
任务二“扎根”:作一次毕业演讲。这是一个“扎根性”的任务,这里的“根”指的是学生从言志诗中获得精神力量后所立下的成长志向。这个单元中的《为人民服务》是一篇经典的演讲稿,可通过组织毕业演讲,让学生在演讲中明志,在明志中立志,让“少年志”化作学生的精神种子。据此,可以设计两个与单元现代文相关联的学习活动,实现组诗教学与单元学习的统整。
活动一,诗句赞英贤。学生自主阅读单元中《十六年前的回忆》《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两个故事,感受李大钊和董存瑞为了革命事业而牺牲的精神;引用所学的古诗词中与之适切的名句,来赞颂英贤。比如,于谦《石灰吟》中的“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谭嗣同《狱中题壁》中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李清照《夏日绝句》中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言志诗与故事相呼应,诗句所体现的精神品格与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融为一体,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力量。
活动二,演讲少年志。引导学生探究《为人民服务》中的演讲方法,发现与整理围绕主旨分层讲、紧扣要点举例讲以及层层推理有序讲等论说方法与技巧;而后以“我的少年志”为主题,让学生准备5分钟的毕业演讲,要求:一是用一个与自己心意相合的物来形象地表明自己的志向,二是引用相关的诗句为演讲添彩。学生在演讲稿的写作和修改中,逐渐明晰自己的成长志向,逐步加深对志向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在公众场合的一次演讲,所说的话,所表的态,所作的承诺,将内化为学生成长的动力,真正在内心扎下根。
任务三“生根”:赠一方印章励志。这是一个“生根性”的任务,这里的“根”指的是学生将志向化为实践的行动意志。言志诗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诗人一生的写照。阅读言志诗,不仅要诵读名句,更重要的是以诗人为榜样,以行动来励志。
活动一,刻章明志。让学生写一句座右铭,刻成一方立志的印章,时时鞭策自己,处处要求自己。这样的小事如能坚持做、做到底,就一定会改变自己。
活动二,赠印励志。让全校毕业生将刻成的印章印在纪念册上,做成“时间胶囊”埋在母校地下,这也是埋下了一颗颗理想的种子。如此,这方小小的印章,自然就变成了一个“意象”,被赋予了生命的意义。
“编诗集‘寻根’—作演讲‘扎根’—刻印章‘生根’”,构成了一条前后关联的活动链,既体现了言志类诗词的定篇功能,又体现了任务化教学的“做事”理念,简单又丰富,有趣又有意义,学生实现了由知到会、由会到能的实践转化,奠定了语文素养发展的根基。
参考文献:
[1]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2014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12.
[2][3][4][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8,10,12,19.
(杨书怡:苏州大学文学院;沈玉芬: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程开甲小学)
[本文原载于《语文建设》2024年7月(下半月)]
(微信编辑:寇嘉;校对:时玲玲)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