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与孩子有着年龄上的悬殊差距,自然对事物有着不同的看法。我们常说:遇到事情要设身处地的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或者蹲下来与孩子进行交流。这些都体现出对孩子的尊重与理解,体现出家长的教育智慧。然而,许多时候我们也是不经意间依照自己的经验判断事情,对孩子预设立场,这样的思考方式,无疑充斥着危险。很多孩子都因为预设立场的眼光被不当地对待,甚至陷入自暴自弃中。
小宝一边哭,一边说:“我再也不要跟大人说话了!反正大人都不相信,而且也不想听,呜呜……” 妈妈温和地问他:“刚刚在学校发生了什么?”一听到妈妈的问话,小宝本来止住的泪水又啪嗒啪嗒地掉了下来。他摇着头,鼓着脸颊,委屈地说:“我不想说,反正你们大人也不会听……
只要你愿意说,妈妈都会想听。”小宝哭了好一会儿,才慢慢开口跟我说刚刚的经过……原来,小宝一看是爸爸去接他放学,开心极了,飞快地跑向爸爸,可爸爸一见到他就问:“功课写完了没有?”小宝开心地告诉爸爸写完了后,爸爸又问:“圈圈(护颈圈)呢?在哪里?怎么没戴着?”小宝回答:“教室太热了,我把圈圈拿下来了。”爸爸紧张地问:“有收好吗?收在哪里?”小宝说:“应该放在书包里吧!”爸爸随后就请他将衣服穿好、用品拿好,准备一起回家。小宝说:“我一到门口,爸爸就像X光一样地扫描我,立刻发现我没戴圈圈,马上叫我把圈圈戴上免得感冒。我一边说好,一边伸手到书包,结果怎么找都找不到圈圈。我好紧张,因为爸爸如果发现我找不到圈圈,他一定会骂死我的!果然,爸爸马上就发现我怪怪的,便问我怎么了,让我把圈圈拿出来戴好,我只好硬着头皮跟爸爸说圈圈没有在书包,爸爸一听马上暴怒,就在班级门口说我说谎,我很生气,因为我没有骗爸爸,我明明记得把它放在书包里,只是现在找不到了,呜呜……”小宝一边说一边又哭了起来……
我拍了拍他的背,希望给他一些支持的力量。小宝在心情较为平静之后,又接着说:“然后,爸爸就开始对我训话,一下说我说谎;一下又说我规矩不好,乱放东西……”小宝说到这里,又悲从中来,哽咽着说:“所以我再也不要跟大人说话了!反正大人都不相信,而且也不想听,只会说自己想说的,呜呜……”
小宝的例子,其实充分说明了爸爸的预设立场。在孩子没有充分说明事实前,爸爸就认为他说谎,没有考虑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应答。其实,父母只要在发生事情的当下多点儿耐心,自然可以避免之后的争端。
预设立场的危险,往往容易陷入自己的主观来判断事情,并且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后不易改变,很容易陷入片面中,而预设立场的危险就在其中。当孩子发现父母对自己并非想要真心了解,而只是想要通过谈话的过程,将他们的立场(想法)强加于自己身上时,孩子会以沉默不语、无奈、不屑甚至自暴自弃等。
因着这样的不信任,父母全面启动了紧张神经,并做出了后面种种不适当的处理。这样做不但加深了孩子的自卑,深深地伤害了亲子之间的情感,严重者还会让孩子就此停留,自暴自弃不愿意改变自己的负向行为。
知道了预设立场的危险之后,该怎么做才能避免这种常见的思考谬误呢?避免预设立场
1.察觉自己。问问自己此刻内心发生了什么。2.安顿自己。在发生事情的当下,以鼻吸嘴吐的方式,进行几次深呼吸,借由呼吸来平稳与安顿自己,才有可能继续与孩子从容对话。
3.聆听孩子。带着较为平静的心情打开自己的耳朵,同时先将嘴巴闭上,学习聆听:以孩子的立场而言,他发生了什么?
4.引导孩子。试着让孩子说出他想要如何解决自己的问题,以及协助孩子整理中间的利弊得失。
当我们能够学会不预设立场,才能听见孩子真正的声音。如此,我们培养出来的孩子才不会变成“只说父母想听的话”的孩子,而你才会在孩子需要帮忙时,引导出他的潜在力量,给予他最有效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