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的奇迹》:对当下保持觉知

什么是正念?正念就是指对“当下的实相保有觉知”,清醒地知道自己在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而不是对自己的言行举止毫不觉察,肆意妄为。关注此刻正在做的事情和心灵感受。之前阅读一行禅师的传记《活在此时此刻》时就感受到了他对于觉知当下的重视,《正念的奇迹》这本书更是系统地讲述了他对于保持正念的见解。

在快节奏时代,大部分人都感觉到内心焦虑。不仅是因为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快捷,还在于大家对于未来的预期过高而现实达不到时的落差感。每个人都想着快点把手上的事完成,马不停蹄地赶着做下一件事,没有喘息。人生的每个阶段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上学、工作、结婚、生子、退休…就像是完成任务一样匆匆了结,美好的事物都成为了那一晃而过的景色。这是效率的进步,却是我们的悲哀。

不知你是否体会过同时想要完成多件事时的手忙脚乱,结果一事无成。我们不是计算机,不像CPU那样通过时间分片同时处理多个任务。人脑在处理任务时,尤其是需要注意力和认知资源的任务时,往往需要在不同任务之间切换注意力。这种切换会消耗额外的认知资源和时间,导致效率降低。人脑其实更适合于单任务处理,即一次专注于一项任务,直到完成,然后再转移到下一项任务。我们需要专心致志地做好手上的事,那么专注于当下就非常重要。

我自己就是自制力不太好,做事非常容易分心,尤其是干活时候容易分心摸鱼,东摸摸、西摸摸,时间一下子就过去了,等到回过神来才发现自己啥都没做,然后懊悔不已。学会正念对我来说非常重要,我需要觉察自己到底想要做什么,而不是被思绪牵着走。

中秋节放假几天,我每天早饭后都去公园走走。曾经的我觉得只是走路的话未免过于无聊,总是喜欢戴上耳机听音乐或者播客。看完书后,我想试着专注于走路这件事,而不是为了消磨时光而分心。我出发了,我感受着脚步的节奏,听见了鞋子落在地面形成的“踢踏”声,我被静摩擦力带着往前走去,每一次自然的迈开腿使我不停地向前进。我觉知自己正走在路上,一股莫名的喜悦涌上心头,如花儿般绽放开,令我身心愉悦。我意识到为什么正念是一个奇迹,因为我真正发觉了自己到底在做什么。我就是单纯地在走路,耳中没有音乐或者交谈声响起,只有周围环境发出的自然而然的声音。

来到公园,我感受到阳光的闪耀,照在身上有些发烫,汗水从发梢上滑落下来,滴到T恤上。树上撒下的树荫为我遮蔽毒辣的阳光,几片枯黄的落叶被风吹落,回旋地落下躺在地上,卷曲着迎接生命的结束。鸟儿从树上起飞,扑棱着翅膀滑翔,飞到江对岸。江面上水波起伏,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这细微的起伏构成了江流的形状,就这样一路向西,绵延不绝。曾经干裂的河底被江水浸润着,缓慢地恢复着伤痕。远处传来了老头老太晨起锻炼的广播声。我就这样继续向前走着,我感受着自己呼吸的频率。“呼——吸——呼——吸——”,就这样循环往复。我默默数着数,调节着呼吸的频率。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律动,我的心在逐渐变得平静下来,就像是一颗被扔进河里的鹅卵石,“扑通”声后以最短的距离下沉到河床上,找到最佳的安宁位置,不沾染任何杂质。微风拂过不带走一丝一毫,我只察觉到风的声音渐渐平息,我活在当下的此时此刻,就是个奇迹。

就像是一行禅师在洗碗、喝茶、散步的时候都会正念,正念无时无刻无处不存在着,重点在于察觉自己正在做的事。可不能像波浪上的瓶子一样,左拍右击,毫无觉照地被抛来抛去。就像一行禅师说的那样:“真正的奇迹既不是在水上行走,也不是在稀薄的空气里行走,而是行走于大地上。每天,我们都会被一个我们过去不曾认识到的奇迹所吸引:蓝天、白云、绿叶、孩子们乌黑好奇的眼睛——我们自己的双眼,所有这些都是一个奇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