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和一位大哥在厦门的老市区搜街,找点传统地道的厦门小吃。大哥问起厦门有没有“生煎”。我反馈到厦门是有生煎包的,刚来厦门那会,厦门本地的铺子有卖“水煎包”--其实就是“生煎包”,是用发面,馅料口味与上海的生煎有所不同。并下意识的类比了上海的“大壶春”的生煎。大哥曰能说出“大壶春”的生煎馒头与其他字号的不同之处,应可以是很地道的了。
尽管上海经常往来也对其相当熟悉,但是自己的对上海的最深刻的记忆却应停留在80年代~90年代:街道、车辆、人的精神面貌。当时父母去上海出差,探亲,是必须帮同事朋友代购皮鞋的。有一次代购的要求实在太多,只好把自己用的新皮鞋的盒子都扔了,只留着给其他同事朋友代购的十几双鞋盒子。的确,上海那时候是全国轻工业的中心,“上海名牌”的字样应该比“省优”,“部优”,“国优”更具有说服力。而记忆中上海的各色点心,各色小吃也似乎停留在那个时代。
这些年尤其是互联网时代来临,上海也有很多新的品牌的小吃美食,但却未必都能提起我的兴趣。即便是十几二十年前在吴江路已经红红火火的“小杨生煎”,也是他火了许久之后才去尝试。而后来即便是认可“小杨生煎”的品牌,产品也是选择传统馅料。他们家后来推出了很多新品种(龙利鱼什么的)却也没有来得及尝试。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十几年前,李敖先生说起他不想再回到故乡去寻找记忆中的一位姑娘。因为那位姑娘在李先生的心目中已经烙下美好的印记。而不想再回到故乡寻找那个姑娘的原因竟是避免任由一位老态龙钟的妇人的形象去破坏他几十年前记忆中的美好。
我在想食物也应该是一样的。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吃下来,食物已经被赋予了太多的内涵:有思念、有回忆、有感动,包括了成长和历练中所包括的各种各样的情愫。不同时代的背景下的食物会带给人们不同的回忆。品尝记忆中的口味,也是让味蕾来和人一起回忆过往的点点滴滴。
新口味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而老口味亦是不愿意放弃的,生怕放弃会将记忆中的那份感动和美好给抹去。传统的食物在历经几十年或上百年的历练,保留着浓浓的人文情怀。某个或某些食物也会伴随某一个人或某一代人的成长,留下他们的烙印。当有一个新的食物出来的时候,虽然丰富多彩,但未必能够带给他们当初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