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说到伍子胥陷入绝境,急得一夜白头,在河边看到一叶扁舟停泊在芦苇丛中,大喜过望奔过去,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渔人。伍子胥直言相告自己的身份和经历,渔夫接待了伍子胥和公子芈胜上船,并且做了鱼汤给他们吃,算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度过大河基本已到达吴国境内,吃饱喝足,伍子胥感激不尽,解下随身携带的佩剑赠给渔夫,说此剑价值白金作为酬谢。
老渔翁哈哈大笑说,“楚王悬赏千金要你的人头,我如果贪图钱财还会救你么?”,伍子胥说,"渔父大恩容日后相报,还望替我等行踪保密,切不可告知官府。", 渔父听完后大怒 ,“我感念大夫是忠臣之后,出于义气舍命相救,如果日后有他人告发你们,我如何证明清白,为了让你放心,我今天只有一死。”说完一头扎进滚滚洪流之中不见踪影,伍子胥唏嘘不已,后悔失言断送义士性命。
插入一个话题,渔父(渔夫),就是渔翁的意思。历史上渔父是一个很经典的形象,无名无姓,无拘无束,睿智淡泊,比如说屈原在汨罗江边遇到的渔父,那段经典对话流传千古,俨然一个哲学家的口吻,当然是历史作家的艺术加工了,用来刻画当时历史人物的心境,虽然不尽可信,但是无伤史实,所谓春秋笔法。
比起枯燥严谨的学术文章要生动得多,很多酸书生喜欢钻牛角尖指责,很是无趣。渔父而后又衍生为经典的文学形象,跟樵夫一起出现在诗词歌赋散文小说里,西游记中有渔樵作为引子,金庸小说渔樵耕读是一灯大师的四大弟子,这一形象更是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其归隐山水,恬淡自然的生活是失意文人们的精神寄托。
随后伍子胥带着芈胜前往吴国都城,今姑苏一带,一路上饥寒交迫,疾病交加,晕倒在一条河边,一个洗衣服的老婆婆看他俩可怜,就给他俩做了一顿饭。伍子胥说,一饭之恩,必当千金回报,几乎就是韩信的故事。就这样,两人一路行乞,历经千辛万苦到达吴都。
很难想象,一个视尊严重于生命的士大夫能够低下头来乞讨,忍辱活命,只为心中不灭的仇恨。历史记载可以一笔带过,但是我们写历史过程中,重温这一心路历程,并不容易,这是怎样强大的信念支撑着活下去。所以,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经天纬地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伍子胥来到吴都后,首先去找的人是吴国的公子名光,当时吴王僚的堂兄,历史称之为公子光,也是后来赫赫有名的吴王阖庐,后面的故事篇章将由他来掀开。伍子胥早就听说过公子光礼贤下士,慧眼识才,公子光也听闻过楚国忠良伍奢家族被灭,伍子胥孤身亡命天涯,没想到可以亲眼见到这位奇人,跟他对话一番后更加赏识他的才华,于是就是把他举荐给了吴王。
伍子胥一见到吴王就急不可耐的劝说伐楚,心中复仇之火涌上心头,当然了,伍子胥肯定不会说报仇之类的话,如此聪明绝顶的人会站在吴国的角度分析,“如今楚王昏庸无道,朝廷被奸臣小人把持,百姓怨声载道,大王如果趁机攻伐,定可大获全胜,楚国如若纳入吴国版图,称霸中原指日可望。”
还不忘顶一下公子光报答举荐之恩,“公子光善于用兵,如果让他带兵伐楚,定可大获全胜。”这么好的机会吴王没有理由拒绝的,听得心花怒放,拍案叫绝,正打算下令举国伐楚。但是公子光出面阻止说,“楚国精兵强将,地大物博,绝非轻易可以战胜,伍子胥报仇心切,我王不可为一人举国家之力,得罪大国。”吴王恍然大悟,就放弃了伐楚。
伍子胥此时知道公子光这个人不简单,心中一定别有所图,再通过细心的观察和分析,知道公子光是想篡位自立,也看出吴王见识短浅,过于轻信公子光,毫无防备之心,公子光谋反之事可成。作为外来者,不宜掺杂到吴国的权力之争,但是要选择好立场,未来才能有出头的机会。
于是伍子胥给公子光献上一位奇人异士,专诸,春秋战国四大刺客之一,正合公子光之心意,然后带着芈胜归隐山林,躬耕田园。果然,公子光一直在谋划杀死吴王僚自立,历史上谋反成功的人总是能够找到合情合理的理由给世人和历史一个交代,使其权利和王位名正言顺,公子光也不例外,他的逻辑是这样的。
公子光祖父传下遗命,家中三兄弟,王位传递兄亡弟承,公子光老爹余祭是家里老大,就先继承了王位,余祭死后,老二夷昧接替哥哥的位子当了吴王,夷昧死后,应该传给三弟季札,谁知季札或是清高或是怕压力大,不愿意继位,于是夷昧就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僚,也就有了当时的吴王僚,公子光作为老大余祭的儿子就心里不平衡了,三叔季札不愿当王,按照顺利应该我作为家族长子继承王位啊!
不管合不合理,这颗仇恨的种子就此种下了,公子光虽然心里不平衡,但是城府极深,表面上依然是对吴王僚毕恭毕敬,时间久了,吴王僚就觉得这个堂兄实在是非常仁义厚道。
下面就是一位历史上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的表演时间了,专诸。春秋战国时期有五大刺客,专诸,要离,豫让,聂政,荆轲。可能多数人只知道荆轲刺秦,但另外四人的故事其实精彩得多。
专诸和要离都是为了公子光的王位,专诸一刺改变了吴越春秋地历史,要离一刺解除了公子光的王位威胁,豫让是武士复仇记,聂政是私人恩怨,而荆轲虽然壮烈,终究失败,反而加速了燕国的灭亡。所以五人中,只有专诸一人是成功地改变历史,所以说他是春秋时期第一刺客也不为过。
下一篇讲继续讲述,刺客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