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今天开始和大家聊一聊人性层面的孤岛化现象。在本篇中,我将先关注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部门墙”现象,这是协作孤岛化的主要表现之一。
引子
“孤岛化”现象,不仅常见于数据和信息层面,更多的其实是在于人性层面。
在人性层面,虽然孤岛化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却是一种高频出现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与人之间的孤岛化往往都是由人们自己的内心所产生的,各种因孤岛化而产生的协作不畅也主要来源于人性。
数据层面的孤岛化,可以认为是一种机制和管理上的问题,只要企业的决策者能够足够重视,这并不会成为一种长期的问题。在快速发展的商业环境中,我们也能看到很多数据层面的模式样板和最佳解决方案,从中善加应用。
当真正意识到数据孤岛化是个问题后,相信没有一位决策者会自欺欺人,置自己的企业发展于不顾,放任自己的企业迈向协作不畅的深渊。
而人性层面就不一样了,无论是“部门墙”,还是那些无处不在的“傲慢和偏见”,这些都是长期累加的结果,同时也是每一个人的价值观或个性使然,很难在短时间内彻底消除。
一旦涉及到个体价值观的东西,往往是最难改变的。
部门墙的危害
“部门墙”是人性层面的孤岛化落地产物,部门墙如同一座座孤岛之间的大片海域,又如同那业已消失的柏林墙,彻底将人性阻隔起来。
部门墙虽然不是实体的围墙,但其坚硬程度远甚于实体围墙。
在人类历史上,即使实体城墙的外观再宏伟、再牢固,如果没有经常的维护和保养,那么根本无法抵挡时间这把无比锋利的削刀,最终分化瓦解,而部门墙却并不是外部条件所能轻易消除的。
对我们这些希望破除部门墙的人而言,这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如果说部门墙也有厚度的话,那么其厚度也取决于人性层面的孤岛化程度,以及藏在孤岛化之后的内在动机。
除非企业能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驱型/合弄制企业,所有人都能为了同一个商业目标而共同努力,否则总会或多或少会存在部门墙现象,这将会是绝大多数企业都会长期存在的一种常态。
那么,“部门墙”会带来哪些危害呢?这其实是显而易见的。
在“部门墙”的作用下,任何原本应该面向整个企业负责的“公心”变成了仅仅确保自己部门利益最大化的“私心”,如果单从这一心态来看,企业就会像历史上的周王朝一样,进入一种松散的“邦联”体系,每个部门就像是同床异梦的孤岛般存在。
这个时候,所有团队的力量都没有往一处使,很多力量甚至是往反方向拖动的,特别是在孤岛化的情况下,任何合力都是松散的、负面的,在这些反作用力的影响下,整个企业的发展进程将被拖慢。
这样的孤岛状态应用到日常协作中时,就会表现为各种不配合的行为,这样的不配合并不会像真刀真枪一样,在明面上不遵守流程和规范,而是会退而求其次,选择一种更聪明的方式,以一种看似正当的理由拒绝合作,这是最为高级的部门墙,但恰恰也是最可怕的。
产品管理的例子
以产品管理为例,一个产品从概念设计开始,直至最后的落地上线,都需要各个团队的通力协作,无论是产品经理的需求分析和功能设计,还是视觉设计、前后端开发、各维度测试,乃至后续的运营工作,任何协作上的缺失都会导致较为严重的后果,使产品发布进程延期,并对客户/用户体验带来损害。
在高科技企业中,当产品经理完成PRD写作,并整合了视觉设计师初步的设计之后,会有一个由前后端开发负责人、测试端负责人、产品部负责人共同参与的评审会议,该评审会议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由产品经理介绍该产品相关信息,让各端负责人对产品有一个初步了解;
由各端负责人就当前的产品设计提出建议,并大致介绍开发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基于干系人对产品发布时间的要求或是产品计划,双方正式确定产品的整体开发和测试计划。
如果这三个方面都能正常进行的话,那么产品按时上线的概率大大增加,但如果在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协作问题时,就会使风险陡然上升。
比如,开发和测试负责人从自己部门工作的饱和度,或者说从自己的角度考虑,对重要性和紧急度有自己的认识,不愿意调配所需的开发或测试资源;或者说,后续环节的人员本身就不认同当前的产品设计,但在评审会上又没有进行主动的沟通,造成无法顺畅协作。
在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中,任何孤岛化的协作都是致命的,是需要我们极力杜绝的。
“部门墙”带来的管理内耗
所幸,任何企业都不会放任“部门墙”现象的存在,高层管理者会想尽一切办法来识别出这些部门墙,包括日常的审计工作,或是直接参与到一些会议中来,实现与前线工作人员的亲密接触。
当识别或探查到了部门墙之后,管理者便会通过专业的管理手段来消除或缓解这些部门墙。
这是一个可行的方案,也是一种积极的行动,但却往往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也许一开始会有一定的成效,但一旦没有高层管理者在场或干预,“部门墙”仍然会坚定地矗立在其原有的位置,继续使团队处于孤岛状态,祸害团队间的相互协作。
另外,若管理者将大量的精力花费在部门墙的“无限治理”上时,其实是一种可怕的内耗,对于时间和精力都是一种巨大的浪费,而原本这些是可以用在更重要的管理或业务工作上。
团队之间存在的“部门墙”也会增加各团队在沟通和管理上的成本,因为在这样的状态下,正常的沟通机制往往无法生效,需要将更多的精力消耗在如何更好沟通上。
任何沟通的目标其实都是为了得出一个更好的结论和共识,而在部门墙之下,这是很难实现的,最终一定会是双方互相的妥协和退让,或者一方压倒另一方,得出的结论也会越来越糟糕。
在后续的文章中,我将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行深度阐述,看看有哪些可以真正“治本”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