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家长问我:“我们家孩子读了那么多书,为什么写不出来好作文?”我每次回答的都不一样,因为自己知识有限,只能在自己已知的范围内回答。今天我想给的答案就是阅读和写作之间,还有一个积累与运用的过程。
小学阶段是养成语文学习习惯、培养语文兴趣的关键时期,所以这一阶段积累与运用比阅读与表达更重要。给语文学习“打底子”其实就是要会积累与运用。积累要有序、有趣和有料,运用要定向、定量和定调,这就是积累和运用的总原则。
学语文的过程就是一个使用笨办法的积累过程。那应该怎么做?
要有摘抄本。并不是只要读了很多书,就意味着在写作的时候可以直接消化并且运用,这样的人并不多,绝大多数人都需要一个苦练的过程。摘抄的序列通常有五个:有见必记、有闻必记、有为必记、有感必记和有读必记。摘抄时,抄词语本身就可以了。当我们在读经典文学作品的时候,更应该要有一个去模仿经典的意识,要在模仿中创新,所以我提倡读书动笔,就是读书时随便记点什么。
要有随笔本。每天看见,或者听见什么新鲜的事都要记一记,哪怕只有几句话都可以;当天做了什么事一定要写下来;生活中有了些许的感悟、感想、感触甚至感动,都要把它记下来;当你读到了一些好东西、有一两句话能够击中你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应该立刻把它写下来。
要有背诵本。现在学校里要求学生们背诵经典,那么如果把背诵下来的东西再默一遍、写下来的话就更好不过了。记诵大量的语文精华,从而奠定坚实的语文根基。
要有文言文通译本。每当我们学到一篇重点的文言文或诗词的时候,都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通译,不用抄原文,也不用写个别生字生词的注解,就是写整篇文章的白话通译。
如果你能坚持一个学期以上,就能立竿见影。你要坚定目标、坚持下去,不要三心二意,俗话说“将军赶路,不追小兔”,合理地进行积累与运用,就能帮你打好底子、学好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