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没有上过大学,我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去打螺丝、端盘子、发传单,但是谁让我读过大学。”
这是最近非常热门的“孔乙己文学”。鲁迅笔下,孔乙己是站着喝酒,和穿长衫的唯一一人。穿着长衫是因为他读过书,而站着喝酒是证明他生活窘迫。
许多年轻人在他身上找到了共鸣,靠学历找不到一份好的工作。但真的去打螺丝送外卖,似乎又辜负了十多年苦读的时光。于是学历就成了身上不敢脱下的长衫。
很多人批判说这些话的年轻人眼高手低、好面子,但我非常能够理解这种绝望:从小到大,父母老师逗告诉我们“只要好好读书,考上大学,未来肯定一定光明”可大学毕业后才发现,3000块招不到司机,却能招到一个会开车的大学生。
之前“躺平”潮出现的时候,华中师范大学戴建业教授的话让我印象深刻,“没有哪个人天生愿意躺平,一个年轻人之所以会躺平是因为社会没让他看到希望。”
“996”的加班频率,高不可攀的房价,正在一点一点让年轻人失去希望。每天像拧紧发条一样生活,还是逃不过困窘的命运。
所以对待年轻人的躺平、绝望,最好的办法不是打压他们不够努力,而是理解他们,给他们一个公平合理的奋斗环境。当然,不要否定自己读过的书,更不要绝望。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无论向哪走都是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