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的“君位继承”,大概是“兄终弟及”,而所谓“弟”者,以“同母”为限。所以《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篇》)说:“商质者主天,夏文者主地;主天者法商而王,故立嗣予子,笃母弟;主地法夏而王,故立嗣予孙,笃世子。”
可见商的继位以同母兄弟为先,如果都立尽了,则反过来立长兄的子嗣……
作者说“大抵所谓兴衰,以诸侯之朝不朝为标准。”但是这个应该只是标志。所谓标志是表面原因。更深地想下去,诸侯不朝拜了,是为何?诸侯不朝的下一步发展或许就是内乱。
不过等到商纣囚禁文王,引发文王之子武王伐纣。武王两年后病,天下并未定,诸侯叛,其子成王年少继位,周公摄政,管、蔡和武庚叛……有意思的是现在看了那么多历史小说,某些冲突也未尝不会发生。根据个别事实就可以设想,有些事情不甚简单。况且这段历史与前代(尧舜禹)相连,那时“均”也未必然。
主历史很少写的“戎狄的强盛”, 尽管西周灭和其脱不了关系。到底是无历史记载呢还是其他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