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五谷丰登,瓜果飘香;秋天也是一幅多彩的画卷,层林尽染,叠翠流金。今天,让我们走进古诗里,去品味秋的韵味,撷取秋天古诗的明信片。
一天,苏轼和朋友们聚会,其中一个叫刘景文的老先生与他很谈得来。苏轼喝着酒,非常高兴,兴之所至,写了一首诗赠给刘景文,题目就叫“赠刘景文”。
板书:赠刘景文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谁能分享一下,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赠”这个字呢?
同学们真会学习。你用“贝”加“曾”加一加的方法记住了这个字;你结合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意的特点记住了这个字。你联系生活知道了“赠”就是“送”的意思。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不会读的生字借助书上拼音认读,读通句子,争取读出古诗的韵律。请这位同学来读一下,读的真不错,不仅把字读正确了,停顿也读好了。我们发现这首诗是“二二三”式的停顿,请同学们在书上做好停顿标记。
同学们结合停顿符号,再来读一读这首诗,圈一圈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位同学已经用坐姿告诉老师她找到了答案,没错就是荷尽、擎雨盖、菊残、傲霜枝、橙黄橘绿。
板书:荷尽、擎雨盖、菊残、傲霜枝、橙黄橘绿
同学们,现在我们来欣赏几幅荷花的图片,看到第一幅你有什么感受?是啊,这么美的荷花,让你想起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是夏天的荷花,日子一天天过去,秋天来了,我们看秋天的荷花变成什么样了呢,你会想到哪句诗呢?荷尽已无擎雨盖。所以我们结合图片知道了,“荷尽”的意思是“荷花已经凋谢,荷叶已经枯败”。结合注释知道了“擎”的意思是“举,向上托”。
当我们感觉到天气冷的时候,我们的身体会蜷缩。图中菊花的花枝,光着身子却依然挺立着,这是一株怎样的菊花呢?没错,坚强不屈。看到这幅图,你会想到哪句诗?是的,菊残犹有傲霜枝。同学们,看到这句诗,你脑海里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菊花凋谢,可是它的枝还在挺立着。看到秋风中菊枝仍精神抖擞的地挺立着,你想对它说什么呢?我听到了同学们由衷地赞美,它真坚强啊,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傲霜斗寒的菊花形象。哪位同学能试着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呢?看得出你们上课听讲很认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它们的凋零是不是带走了深秋无尽的美景呢?诗中还提到了什么景物?没错,就是橙子和橘子。在诗人的笔下,秋天的橙子和橘子是什么样的啊?橙子是金黄的,橘子是青绿的,香香的,甜甜的,它们成熟了,口感、气味都特别惹人喜爱。你体会都很深刻,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在诗人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秋景。
诗题是“赠刘景文”,读到这里,你觉得苏轼是想送给好友刘景文什么呢?是啊,这首诗写出了秋天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给人以昂扬之感,也给了好友刘景文以勉励。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坚持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刘景文受到了苏轼的鼓励,终于崭露头角,后来他还受到了宰相王安石的赏识,做了官,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这两句励志的诗也成了千古佳句。
同学们虽然理解了诗意,可还没有读出诗的节奏和的韵味。下面老师教你们一个读古诗的好方法。《赠刘景文》前两句写景,语调宜平直舒缓,声音稍低,并适当强调“犹有”“傲霜枝”;后两句是诗人对友人的勉励、嘱咐,语调宜高亢。同学们知道了这个方法,我们再来试一试吧。
本节课,我们通过读一读、圈一圈学习古诗《赠刘景文》,并抓住关键的词语去想象秋景画面。当我们遇到不懂的词语时,学会借助插图,结合注释,结合生活实际、查阅字典等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意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赞美秋天的诗句还有很多,课余时间请同学们找一找,读一读!下节课我们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