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好边境党建“三字诀” 筑牢强边固防“红色屏障”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要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边境地区在我国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全局中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着力建强边境地区基层党组织,是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的时代命题,是实现边境地区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筑牢边境“桥头堡”,夯实组织根基。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边境地区的“桥头堡”,肩负着维护国家安全、促进边境稳定的神圣使命。然而,当前部分边境地区基层党组织还存在着组织覆盖不全、班子力量薄弱、活动开展不经常等问题,这些问题如同一颗颗“绊脚石”,阻碍着边境地区的发展步伐。各级党组织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全面加强边境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优化组织设置,创新组织形式,扩大组织覆盖,确保党的工作在边境地区不留死角、不留空白。要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班子,注重从退伍军人、返乡大学生、致富能手中选拔培养优秀人才,充实到基层党组织班子中来,打造一支政治过硬、能力突出、作风优良的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要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引导党员增强党性观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让党的旗帜在边境地区高高飘扬。
激活党建“动力源”,推动融合发展。党建工作是边境地区发展的“动力源”,只有立足边境地区实际,将党建工作与边境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才能为边境地区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各级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引导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群众增收致富。要以党建为引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充分发挥党员在矛盾纠纷化解、社会治安维护等方面的作用,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锻造基层“先锋队”,提升服务能力。基层党组织是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是服务群众的“先锋队”,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完善服务设施,丰富服务内容,为群众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服务。要建立健全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及时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要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党员干部亮身份、作承诺、当先锋、树形象,在服务群众中践行初心使命,展现党员风采。要加强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考核评价,将服务群众的成效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激励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主动担当作为,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的质量和水平,有力夯实边疆治理的群众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