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二世元年秋,陈胜吴广起义,多地纷纷杀县令响应。沛县令害怕自己步那些县令的后尘,决定先发制人,自己带头起义。
萧何和曹参劝他说:“您是秦官,背叛秦朝起义,恐怕不能服众。不如把那些逃亡在外的人召来,让他们威胁众人,大家就不敢不听了。”
沛县令觉得有理,就让樊哙就召刘邦。此时,跟随刘邦的人已经有数百之众。
然而,命令发出去之后,沛县令又反悔了,害怕刘邦回来后别有用心,于是紧闭城门不让刘邦众人进城。还想杀了萧何、曹参。
萧何曹参两个人害怕被杀,于是翻墙逃出城投靠刘邦。
刘邦把一张写了字的布帛用箭射入城内,劝城中百姓顺应时势,杀掉县令,选举一个有能力的人带领大家共同反秦。
百姓认同刘邦的话,杀县令,开城门,迎刘邦。
大家推选刘邦做首领。刘邦说:“起义之事,非同小可,如果领导人选的不对,就会一败涂地。不是我刘季爱惜性命,实在是怕能力不够,不能保全众人啊!”
在这之前,刘邦有种种神迹,他心里也许并非真不愿意做首领,他这么做,我想首先是和众人玩心理战(这个他很拿手),欲擒故纵,其次,实情确如他所说,起义一事,非同儿戏,如果失败,就是灭族之罪。萧何、曹参也正是想到了这一点,所以没有孤注一掷的胆量和魄力,他俩极力推荐刘邦。众人也都说,刘邦以前有种种神迹,必是贵人,而且占卜也显示让刘邦做首领最吉。刘邦推之再三,然盛情难却,就歃血誓盟,礼拜众神,成为沛中两三千子弟的首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