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国多地出现多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扰乱生产生活秩序,影响社会稳定。2022年以来,公安部组织开展多次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区域会战,共打掉犯罪窝点5100余个。但在如此高压之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仍屡禁不绝、屡屡得逞。
原因分析
一是个人隐私信息的大量泄露。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我国网民规模的不断增大,让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传播变得更加普遍和便捷。某些软件产品"越界索权"过度获取用户信息,存在进行用户信息非法买卖的现象,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轻易获取大量个人信息,如姓名、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等,从而进行针对性的诈骗活动。个人信息的泄露极大地扩大了电信网络诈骗目标人群的覆盖率,截至2022年12月,全国接到诈骗信息的人数高达4.38亿,相当于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收到诈骗信息。
二是对电信诈网络骗的认知和警惕性不足。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骗子们不断利用网络、通信工具等新技术手段,进行更加隐蔽、高效的诈骗行为。通过冒充亲友身份、伪造电话号码、发送虚假短信,使受害人难以辨别真伪。当前,人们对于电信网络诈骗的认知不足,对新型诈骗手法的缺乏了解,应对电信网络诈骗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警惕性较低,容易上当受骗,这使得诈骗分子有机可乘,持续进行诈骗活动。根据公安部发布的消息,冒充电商物流客服、冒充公检法、冒充领导熟人、刷单返利、虚假网络投资理财、虚假网络贷款等10种类型电信网络诈骗高发,占发案总数的近80%。
三是电信网络诈骗的打击难度大。近年来,各地各部门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断加大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力度,有效遏制了案件快速上升势头。2022年,全国公安机关破获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46.4万起,缉捕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团头目和骨干351名。然而,犯罪分子仍能通过跨境作案、使用匿名网络等手段逃避打击。组织严密、分工明确的犯罪团伙,个人信息买卖、技术平台开发、网络引流推广、转移资金洗钱等黑灰产业的存在,也难以让电信网络诈骗彻底绝迹。
对策建议
一是增强自我防范意识。个人应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保护好个人信息,切勿轻易告诉陌生人,从根源上杜绝隐私的泄露,避免财产损失。时刻做到收到未知链接不好奇点击,接到陌生来电不轻易相信,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透露,涉及转账汇款要认真核实。及时下载国家反诈APP,认真学习反诈防骗知识,提高识骗防骗的能力,时刻绷紧反诈防骗的这根弦。
二是加强反诈知识宣传。压紧压实教育系统和村居、社区的教育管理责任,加强对在校大学生、家庭主妇、老年人等易受骗群体的宣传教育防范。把反诈知识纳入学校学习课程,针对高中、大学等不同层级学生,分类开展反诈警示教育。发挥村居、社区网格作用,做好刷单返利类、贷款类、杀猪盘、冒充客服、冒充公检法等新型诈骗宣传,让人们深刻了解电信网络诈骗的手段和危害。
三是加大电诈打击力度。强化系统观念、法治思维,健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电信网络诈骗的处罚力度。坚持齐抓共管、群防群治,全面落实打防管控各项措施,强化政府和执法机构主体责任,加大力度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会同金融、通信、互联网等行业相关监管部门建立更加完善的监测预警机制,织密扩大情报交流网络,强化对电信网络诈骗团伙的跟踪和打击力度。同时要加强推进国际执法合作,共同打击跨境电信诈骗犯罪,追缉逃犯,削减其作案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