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是逼自己放下的人,越走不出亲人离世的痛苦呢?不知道你试过这些方法吗?删光所有的照片,因为看了会难受。故意绕开经常去的面馆,害怕触景生情。甚至故意弄丢他的旧毛衣,以为切断了这一切就能够重生。
但真相是,强迫大脑按下删除键时,那些没说出口的对不起,那些没有兑现的承诺,葬礼上哭不出来的尴尬,都会变成毒刺,扎进你的潜意识里面。这才是你深夜里突然惊醒,闻到特定的气味就会浑身发抖的真正元凶。
就像之前我这儿有一个来访者,他是一位工程师,在他的母亲肺癌去世以后,他就疯狂的加班,直到有一天在办公室里闻到同事带来的韭菜盒子,突然的呕吐昏厥,因为母亲生前经常做韭菜盒子。并不是韭菜有毒,而是他用逃避把哀伤练成了心魔,我们对哀伤里的一些反应经常会有误解或者恐惧,接下来我就分享三种常见的这种哀伤你的反应。
第一个,记不清失去亲人的声音了。这并不是冷血,也不是不爱了,而是我们的大脑有一种特殊的功能,它会刻意的去模糊化那些痛苦的回忆。
第二个,对着空气说话。这并不是疯了,神经科学证实,定时的跟虚拟的他对话,你的大脑杏仁核的焦虑值会下降30%多。
第三个,笑着怀念才是最有效的悼念。有一位妈妈,每周三都会带着女儿去吃他外公最爱吃的炸酱面,后来有一天孩子就画出了天堂的外公的笑脸。你看,走出哀伤的途径不是遗忘,而是创造,创造新的记忆点。比如,你可以把他的怀表改成项链,你可以用他的拿手菜去开一个小饭馆。
有位画家就把他父亲生前留下的烟头烫痕改成了水墨画。最高级的悼念就是把他的生命痕迹延续下去。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你会下意识的问自己,如果是他他会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真正的死亡不是停止呼吸,而是活着的人把他封进了魔盒里。老子在道德经里就是说死而不亡者寿,意思就是说啊那种肉身虽然死了,但他的精神永远被人歌颂和怀念的人才是真正的长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