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间发现书柜新买的一波书中有两本不同版本的《自卑与超越》,既如此便立马翻看阅读,原来很多烦恼都早有前人进行经验总结,只叹自己读书不够相见恨晚。
开篇第一章介绍生命的意义和生命的三项任务,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认为一个人对问题的处理方式,就是他对生命意义的解读。生活在地球上,每个人的生活都有三大限制,一是地球资源有限;二是人类个体是脆弱且有局限性的,必须与他人合作共存;三是人有两性,无法绕开爱情与婚姻的制约。 “基于三大制约引申出三大问题,第一,如何找到一种职业,让自己在天然限制下好好地活下去?第二,如何找到一个可以与同类相互合作且分享合作利益的位置?第三,人有两性,如何调整自己以适应人类延续依赖于两性关系的事实?”归纳起来就是职业、社会和性三个方面的问题。
上大学的时候一直思考一个问题,一天24小时应该如何分配 学习与娱乐,读研究生时996的作息下时常觉得科研与生活无法平衡很难,毕业工作之后也常困囿于协调工作、个人生活以及与原生家庭的关系。连轴转的状态有时也很发自内心地问自己到底是为了什么? 在这本书里我找到了一点点方向,其实自己的困惑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只是每个人对待这些问题的方式不一样,即每个人对生命意义的感受不同。
本书中通过一些实例,对个体行为进行分析。在职业一章提到三大制约与问题其实无法分开解决的,任何一个问题都与另两个问题相互依赖。要解决第二个问题友谊、社会感和合作是有效的解决方法。
对于职业目标,如果能在孩童时期就决定将来从事的职业以后的发展会比较简单。有些人在高中毕业时可能仍没有目标,很多同龄人包括我自己就属于这一类,在青少年时期并没有很认真得思考未来要从事的职业。阿德勒认为:“无论他选择的是什么职业,只要脚踏实地地做自己的工作,而且也专心致力于为别人奉献出自己,那么他就是高尚的。他的唯一职责是训练自己,设法支持自己,并在分工制度的架构中安置好自己的兴趣。”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让一个小女孩单独玩耍,当她为洋娃娃缝制帽子时,如果有人夸赞她并告诉她怎样可以做得更好,她会更加努力改进技艺并发展出艺术的爱好。但如果我们告诉那个小女孩不要再做了,我们可以去买一顶更漂亮的帽子,这样她会放弃自己的努力,认为买来的东西更好以至于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事。
由这个案例联想到自己有时候遇到一个困难无法解决,一般都会转而向有经验的人请教,然后根据他的经验去尝试处理,如果行不通就会有放弃的念头,因为想到比我经验丰富的人都不知道怎么解决的问题我无法解决也很正常,这个理由能够说服自己放弃。 但当我发现这个逻辑之后,就不会允许自己再找这个借口,同样的情况下会再暗示自己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向外寻求帮助无果那就再转而向自己寻求帮助,问题总能解决,多次尝试之后自己也会进一步成长。
书中提到有些人的成长环境过分强调金钱的价值,可能会只凭收入多寡来看待职业,这种职业观也不是非常正确。还提到有些人喜欢改变职业,一直以为能够找到更适合的职业,到处游移不定,结果总是一事无成。
或许是现在社会大环境贫富差距和信息泛滥,很多人看到一些一夜暴富的故事或者周边的人通过频繁跳槽换取了非常高的收入,就会以为自己也能复制其成功之路。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很难有公司或组织能够保证让我们从25岁干到退休,如果没有找到自己的兴趣点那就努力培养自己对当前工作的兴趣,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效率,这样或许能更好的应对未来30年职业生涯中的机遇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