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是名扬古今的美谈。其实早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前,曹操已经有了三请荀彧之举。
荀彧(163—212),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东汉末年曹操帐下首席谋臣,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官至汉待中,守尚书令,谥曰敬候。
荀彧自小被世人称作“王佐之才”(《三国志·魏书·荀彧传》)。作为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荀文若战略上为曹操制定并规划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得到曹操的赞赏;战术方面曾面对吕布叛乱而力卒兖州三城,奇谋扼袁绍于官渡,出其不意奇袭荆州等诸多建树;政治方面为曹操举荐了钟繇、荀攸、司马懿、郭嘉等大量人才。荀彧在建计、密谋、匡弼、举人多有建树,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三国志·魏书·荀彧传》)。
荀彧出身于官宦世家,但其出山辅佐曹操,过程颇为周折。
东汉末年,兵强马壮的曹操求才心切,一次他上泰山去请老和尚为自己举荐人才了。泰山有一高僧叫明镜,听了曹操的意思,啥也没说,给了他一个锦囊,上写“遇怒则拆”四字。曹操也没多问,揣好锦囊下山了。
不久,曹操率大军进入中原。经过许昌时,他觉得这里是藏龙卧虎之地,就命大军安营扎寨,驻守在这里。他把中军帐设在许昌城北门外一个庙里,号令士兵不得骚扰地方。可他没想到不少新招来的士兵野性未改,连他的堂弟曹仁也在背地里带兵抢掠商家和百姓。一时间,许昌被闹得鸡飞狗跳,百姓惶惶不安。但这一切曹操却不知道。
这天,曹仁急火火地进了中军帐,手握一张帖子呈给曹操。曹操展开一看,见上边写的是:“许昌来了曹孟德,千家万户齐遭灾。丧失民心如鼠辈,总有一天难过街”下面的落款是“荀彧”。曹操不禁一股怒火冲顶:“这荀彧是何人,胆子也太大了,不惩戒便不能警告他人,我们在许昌就难以立足。”刚要令曹仁去查寻捉拿,猛然想起泰山高僧的“遇怒则拆”的锦囊,赶紧找出来拆看。看毕,他“嗨”了一声,庆幸没有鲁莽行事。原来锦囊中装有一帖,上书“写帖斥骂你者,即是欲求之贤人奇士”。这一句话使曹操转怒为喜,激动得大声说:“贤人有了,贤人有了。”
那么这个大胆责骂曹操的荀彧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在中原,可算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大学问家。荀彧早有出山干一番事业的心意,苦于没有机会,未遇明主。这次曹操统率大军来到许昌,他想投奔,可对曹操不了解,对自己能不能得到曹操的重用没有把握。恰好得知曹仁领兵抢掠了商家和百姓,他便灵机一动,借此事责骂曹操,以试探曹操的态度。
这曹仁先见曹操怒不可遏,又见曹操喜上眉梢,情绪瞬间骤变,喜怒无常,感到无法理解。接着,曹操吩咐他快去备份丰厚礼品,要他陪同自己立即去请那个写帖子的人。曹仁更是莫名其妙。
此时正值寒冬腊月,朔风如刀。陪行的曹仁心里直嘀咕:人家骂了你,你倒带厚礼去请人家,这叫什么事儿呢?二人打听着,七拐八拐,找到了聚魁街荀彧的住所,没想到竟是“铁将军”把门。曹仁乐了,心想,人家不在,该返回了吧。可瞅瞅曹操,竟恭候在门外一动不动,他也只好等在一旁。过了好久,不见有人回来,曹仁实在冻得忍耐不住,就想砸开门进去等候,马上遭到曹操的严厉喝斥。又恭候了一会儿,曹操的胡须上结了冰。他想想人家今日不知回来不回来,才不等了,扫兴而归。
过了几日,曹操又让曹仁带上礼品,两人一同去请荀彧。这次又很令人扫兴,荀彧仍没在家。曹操仍如前次那样,恭立等候。不巧,天空纷纷扬扬下起鹅毛大雪,雪花很快盖住了曹操、曹仁的脚背。他们的脚都冻僵了。等了一个时辰,看看仍没人回来,只好又一次怏怏而返。
曹操走后,有人将曹操的形象和恭候的情形告诉了荀彧。荀彧听了点点头说:“知道,知道。”此后数月,曹操一时忙于军务,脱不开身,未能再请荀彧。
转眼到了第二年的三月。
清明节这天,荀彧携带纸马、供品,只身到城东祖坟扫墓去了。他摆好供品,点着纸马,跪下磕头时,忽觉身后不远处也有人在磕头,不由心中一怔,暗想:他又来了,但仍装作不知,头也不回。磕罢头,他立起身,拍拍膝盖上的泥土,默默地盯视一番坟茔。
这时,他感觉身后那人也已立起身,伫立在不远处。荀彧估摸时间不短了,再不能不回头了,于是回头一瞧,果然是那人,与听到的那人形象无二:一身锦服,美髯飘胸……他故意问道:“你是何人?来这里干什么?”
那人打躬施礼道:“荀公金安,吾乃谯郡,今安徽亳县曹孟德。曾几次到府上恭请,怎奈孟德无缘,均未能见。今猜荀公定到祖茔致祭,便再来请。已恭候多时,不敢打扰。”
荀彧心中发热,面上却淡淡一笑:“乃山野百姓,不懂治国安邦道理。曹公,您请错人了。”曹操慌忙又打躬作揖:“荀公,谁人不知您胸藏纬地经天之才,腹隐安邦定国之谋,何必谦辞。
孟德决心已下,非先生不请。”边说边又一躬到地。荀彧说:“曹公,不恨我骂您吗?”曹操连连摇头:“荀公指帖子吗?孟德觉得骂得有理。治军不严,该当如此。愿今后多骂才好!”荀彧终于点头答应出山。
曹操大喜,即请荀彧去军帐一叙。荀彧推说患有腿疾,行动困难。曹操立即伏身,请荀彧上背,他要把荀彧背出墓地。荀彧也不客气,就伏到曹操背上。曹操把荀彧背出墓地,又亲自牵过马来,扶荀彧上了马……自此以后,曹操和荀彧食同桌。寝同床,终日形影不离;谈论兵书战策和安邦定国之道,朝暮不倦。
曹操迎献帝迁都许昌之后,根据荀彧的建议,连续发出三道《求贤令》,广招天下文武人才,势力大增,为统一中国北方奠定了基础。
据史料记载,曹操在三次颁布的《求贤令》中,明言“唯才是举”,纵如陈平“盗嫂受金”之流,只要有才干,亦愿“得而用之”。是以曹操帐下人才济济,而曹魏也成为当时中国最强大的势力集团,为之后司马氏的统一打下了坚实基础。
赤壁之战后的第三年,也就是210年,曹操下了第一道《求贤令》。令中说:
“如今天下尚末平定,正是急需寻求各种人才的时候。如果一定要从廉洁高尚的人中选用,那么齐桓公又怎么能称霸于世呢?现在天下难道没有姜子牙那样身穿粗布衣服、胸怀谋略,而在渭水之滨垂钓的人吗?又难道没有象陈平那样盗嫂受金,却很有才能而末被我们了解的人吗?你们应该帮助我发现和选拔被埋没的人才。只要有才能就可以推举,好让我能够使用他们。”
曹操在这里提出了一个用人思想,即在战乱年代选拔人才应不拘一格,以才为主,唯才是举。只要确有才干,不管其地位高低、出身贵贱、或是有一些毛病,都可以选拔任用。
214年,魏蜀吴三国鼎立之后,为了发展壮大自己的国家,三国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为了在竞争中保持优势,曹操下了第二道《求贤令》。令中说:
“有良好品德的人末必能有所作为;有作为的人也末必有好的品德。不能说陈平品德好,也不能说苏秦守信用。但陈平能协助汉高祖夺取天下,苏秦能救助弱小的燕国。由此说来,有才能的人虽然有短处,但怎么能废置不用呢?主管选拔官吏的人想通了这个道理,有才能的人就不会被埋没和遗漏,政事也就不会被废弃了。”
曹操在这里深化了他唯才是举的观点,认为德和才不是完全统一的。有的人可能德有余而才不足,有的人可能才好点而德不够。在选拔官吏上不能求全责备,不能埋没那些有缺点的人才。曹操的这道《求贤令》,使选拔官吏的视野更大了,渠道更宽了。
217年,曹操已经六十三岁了,但是他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志在统一天下。这时他感到时间不多了,但天下还没有统一,更需要大批人才为他统一大业服务。于是他下了第三道《求贤令》。令中说:
“当年伊尹和傅悦出身奴隶,管仲是齐桓公的敌人,但由于重用他们而使国家兴旺。萧何、曹参是县里的一个小官,韩信、陈平是市井无赖,但他们能够帮助汉高祖成就帝业;吴起杀妻求将,母死不奔丧,但他在魏国,秦国不敢东侵;在楚国,三晋不敢南犯。现在,难道没有奇才异能的人埋没在民间吗?对于那些勇敢果决、不顾生命、遇到敌人奋力死战的人;或者担任下级官吏,确有超人的才能和优异的素质能够胜任将军、群守的人;或者不仁不孝,背上不好名声,行为被人耻笑,但能治国用兵的人,你们都要将自己知道的推举上来,不要遗漏。”
曹操在这道《求贤令》中,进一步深化了自己“唯才是举”的思想,指出不管是贫贱低下的,还是有什么明显缺点的,甚至以前是自己的敌人,只要有才能,愿意为国家效力,都要推举上来,提拔任用。
由于曹操采取了“唯才是举”的用人路线,在他身边聚集了一大批人才。文臣如荀彧、荀攸、钟繇、陈群、司马颜、郭嘉等,武将如于禁、张辽、许诸、典韦、徐晃等。这些文臣武将为曹操扫平群雄、统一北方、奠定曹魏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
时至今日,人才已然成为了21世纪最贵的“资源”。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越来越多元化的趋势。以何种标准去选拔任用人才,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而一千多年前的《求贤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给出此项问题的答案。
曹操《求贤令》的实质是一种可贵的实用主义精神。他首先承认了人自身的缺陷性,没有任何人在任何方面都绝无瑕疵。其次,他认识到每个人身上都可能有可利用的才能,进而着手整合这些才能。最后,他明确地区分出了现阶段其最需要的才能。乱世之中,不仅需要行为方正的道德模范,更需要能够定国安邦的能臣干吏。有了上述的人才甄别程序,曹操能够网罗到当时最多的人才也就不足为奇了。
再回到现在,《求贤令》的精神依然能够对我们有所启迪。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的优点与缺点同在、长处与短处共存,这是普遍现象。因此在选用人才的问题上不宜求全责备,针对岗位的特性安排适合的人才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地方法。不宜打着严格要求的名号,过分注重细枝末节的问题,忽视人才的主流,最终造成人才的浪费。
大凡有才之人,一般都是优点突出,缺点也很明显,我们不能看见一个人有缺点就不顾突出的优点而弃之不用,因此要敢于起用有缺点的人才。当然我们在使用时要注意扬长抑短,帮助人才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不断完善自己。
智慧书签
当今世界,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在市场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人是生产力、战斗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只有真心对待人才,对各类人才生活上关心,思想上交心,用一颗真诚的心吸引人才、凝聚人才、留住人才,才能让人才忠于自己,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