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5月16日,24年前,汪曾祺先生走了。
忽然想起,上次和女儿一起逛书店买了两本先生的书,一本《晚饭花集》,一本《吃好玩好,日子过好》,读读停停,一直还没读完。
找出先生的书,读一读先生笔下的文字,怀念这个可爱的老头儿。
汪曾祺喜欢吃,在他笔下,一粥一饭、一草一木皆有一种可爱的光辉。
高邮的咸鸭蛋,因汪曾祺的文笔而闻名。这篇《端午的鸭蛋》曾入选中学语文课本: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很有画面感有没有。
汪曾祺喜欢吃,萝卜、黄瓜、咸菜、鱼、豆腐、韭菜花、手把肉,昆明的米线、饵块,高邮的鸭蛋、炒米,北京的酱菜……
最简单的风物吃食,在汪曾祺笔下,都可触可亲,有滋有味。
晚饭前读汪曾祺写的《萝卜》:萝卜总是鲜红的,极鲜嫩,有甜味,富水分…………觉得就是我们这个季节吃的水萝卜,依文中的做法:萝卜斜切的薄片,再切为细丝,加酱油、醋、香油略拌,撒一点青蒜,极开胃。
如此简单的食物,在汪曾祺的笔下,都是令人垂涎的美味。
记得上次去扬州,特意品尝了汪曾祺笔下的淮扬煮干丝。不过饭馆中的煮干丝和先生笔下的文字相比,逊色太多。或许,除了汪曾祺,再也没人能做出那样的美味了。
汪曾祺最令人羡慕的,是那一颗热爱生活的素朴之心。他说:爱,是一件非专业的事情,不是本事,不是能力,是花木那样的生长,有一份对光阴和季节的钟情和执着。一定要,爱着点什么,它让我们变得坚韧,宽容,充盈。
在汪曾祺的笔下,凡人小事,乡情民俗,芸芸众生,辞章典故,于不经意间娓娓道来。这本《吃好玩好,日子过好》更能让我们感受到先生的散淡心态和简静的生活态度。读先生的文字,体味他带给我们的温暖、快乐和不凡的趣味。
先生在《旅食与文化》题记中说:活着多好呀,我写这些文章的目的也就是使人觉得:活着多好呀!
是啊,活着多好呀!如先生,如田野的瓜菜,在绵长的光阴里,自由自在,有滋有味地尽情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