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孤儿》的域外流播——从传教士到伏尔泰、歌德

歌德

元代纪君祥创作的怵目惊心的历史大悲剧《赵氏孤儿》,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义侠精神、复仇意志,而且也集中体现了中国民众在元代的精神诉求。随着古老中国与其他民族尤其是西方的交流越来越多,这部悲剧也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杰出代表出现在西方民众的视野中。它不断地被翻译、不断地被改编,引起了很多伟大作家、艺术家的关注,借着当时“中国热”的东风,在国际文学界、戏剧界也掀起了一股“赵氏孤儿”热。

《赵氏孤儿》在西方的翻译与流传,最先做出贡献的是法国来华的传教士约瑟夫·普雷马雷(1666-1736)。他年轻时就加入了耶稣会,后来由于表现优异,被派往中国传播基督教,然后给自己起了个中国名字马约瑟。

那么为什么他会被耶稣会派往中国呢?而他又为什么要翻译《赵氏孤儿》呢?还得从当时的历史大背景说起。

17世纪末到18世纪下半叶,正值中国清代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清代最辉煌的时期。这段时间,一批欧洲商人把丝绸、瓷器、茶叶、漆器、玉器等美妙的中国制造带到了欧洲,立马引起白皮肤蓝眼睛的西方人的强烈兴趣——

他们从未见过如此轻盈的丝织品,穿在身上竟然可以纵享丝滑;

他们从未见过草叶子一样的叫做“茶叶”的东西居然还能泡着喝,并且还能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他们从未见过木头也能做出精美的家具……

除了工艺品,还有中国人的生活习俗也实实在在地勾起了外国佬们的好奇心——

他们从未发觉坐八抬大轿居然能这么好玩。

一些达官贵族一方面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为了炫耀自己的身份,于是也学起了中国人喝茶、穿丝绸、坐轿子,简直嗨得不要不要的。

商人们据此发现了巨大的商机,而宗教界的大佬们却惊奇地发现中国人不信仰上帝,不信仰基督!这可怎么得了?于是,他们就派遣一批耶稣教的传教士到中国,想把上帝的福音带给中国人,让他们也成为上帝的好孩子。马约瑟就是这批传教士中的一员大将。

到中国的传教士,接受中华文明的洗礼日久,一方面被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所触动,另一方面,他们觉得有必要将中国的地域风情、历史哲学、物产工艺等等介绍到欧洲,于是挥舞起笔杆子,写出一篇篇有关中国的文章,寄回了欧洲。

马约瑟很用功,到中国后积极学习汉语言,很快掌握了汉语文字的识读和书写,紧接着他就大量阅读中国书籍。出于自身目的的考量,他想,在中国文化中有没有和基督教的教义相吻合的观点、书籍呢?如果有,借助这些相通之处,不就更利于宣传基督教吗?

找来找去,他发现中国元代纪君祥写的历史剧《赵氏孤儿》很符合他的需求,于是夜以继日地将其翻译成法文,并给译稿取了个名字《中国悲剧<赵氏孤儿>》。通过朋友的帮助,交给了法国的杜赫德神父,神父也很欣赏这部著作,于是将其收入1735年出版的《中国通志》(有的译作《中华帝国全志》)。

此书出版后,引起了欧洲文学界的强烈关注,不断有人对其中录入的《赵氏孤儿》进行改编、重译、评论。其中,最值得关注的,一个是法国大思想家、文学界、剧作家伏尔泰改编的《中国孤儿》,另一个是德国大诗人、大文豪歌德改编的未竟稿《埃尔泊若》。

这些题材,与纪君祥的《赵氏孤儿》情节上故意有些相似,但在旨趣上又有民族性的差别,充分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精神和作家的个人思考。

下面,先讨论下歌德改编的未完成著作《埃尔泊若》。

这部作品,歌德有意模仿纪君祥《赵氏孤儿》后半部分的情节。屠岸贾杀了假的赵氏孤儿,也就是程婴的亲生儿子后,为了赞赏程婴的检举之功,竟收真的赵氏孤儿为义子,抚养他长到20岁。当程婴把全部事情的真相一五一十地说给赵武后,赵武就亲手杀了养育他多年的义父屠岸贾。

《埃尔泊若》则写一个弟弟杀了哥哥,把哥哥的儿子抢来当做自己的儿子抚养,等儿子长大知道这个名义上的父亲、实际上的叔叔,其实是杀死自己亲生父亲的元凶后,准备为生父报仇。

写到这,歌德搁笔了,这个故事一直没有写完。歌德也曾把这段故事给他的挚友席勒过目,席勒也很欣赏,并给予了高度评价。那么,歌德为什么写不下去了呢?

原来,看过纪君祥《赵氏孤儿》的中国观众认为,赵武长大后杀死“义父”屠岸贾是报杀父之仇、灭族之恨的理所当然、义不容辞的事情,于情于理都说得过去。但歌德却不忍心看到这个场面的出现。

在歌德看来,这位真叔叔、假父亲一二十年来对孩子的抚养并不是虚情假意的,而是真心诚意的。而孩子这些年来在不知真相的情况下对叔叔的爱也不是虚无缥缈的,也是出于自然的人性、天性。当这个长大了的孩子真的举刀砍向抚育他多年的假父亲时,不会是毫不犹豫的,不会是不动情的。他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基于基督精神的仁爱思想绝不容许他报仇,砍向那个实实在在的有自己有密切情感联系的人。

因此,《赵氏孤儿》中那种决绝的复仇意志,高度冷静的理智,在歌德这里是得不到认同的。《埃尔泊若》没有写完,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此间区别,牵扯到民族心理、时代心理的不同,而不简单的是艺术处理的问题了。

其实,不仅歌德,就是当今的中国观众,看到陈凯歌导演的《赵氏孤儿》,最后赵武把将他养大的义父屠岸贾杀掉,就已经接受不了,觉得太过残忍。尽管陈凯歌坚持最后结局是一个快意恩仇的故事。这说明,中国人的集体心理,也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了。

与歌德的未竟稿相比,伏尔泰的《中国孤儿》则是所有改编本中影响最大、艺术成就最高的,限于篇幅,关于伏尔泰的《中国孤儿》,留到下次专文讨论。


附注:本文主要参考李志远的《伏尔泰与<中国孤儿>(汉英双语)Voltaire and The Orphan of China》、

范希衡的《<赵氏孤儿>与<中国孤儿>》、

余秋雨的《中国戏剧文化史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5,386评论 6 47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939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851评论 0 34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953评论 1 27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971评论 5 369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784评论 1 28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126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765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148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744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858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79评论 4 32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80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053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78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245评论 2 35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90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