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狱自古已有。
最早发生在西汉汉宣帝时。杨恽,弘农杨氏第二代。他的父亲是西汉丞相杨敞,母亲是司马迁的女儿,他自己也是西汉大臣。汉宣帝时,杨敞把其外祖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交给皇上,这才使得这部巨著公开发行。可是,后来杨敞却因奸人陷害被革职。赋闲在家时,老友孙会宗劝其闭门思过,他回了一封信《报孙会宗书》,心中有对皇帝的怨恨。结果又被人举报,最后被汉宣帝处于腰斩之刑。
哎,汉宣帝凄惨的身世、对结发之妻“故剑情深”的传说曾让我非常感动,但将杨敞腰斩,这事做的也太……难道他也不自信吗?
苏轼的“乌台诗案”也是典型的一起文字狱。苏轼反对变法遭受排挤,自请外放。途中见新法执行过程中许多流弊,在诗文中偶有批评和讽刺。可是,最先把苏轼作诗讽刺新法举报给朝廷的竟然是沈括……那个集自然科学、工艺技术、社会历史现象为一体的巨著《梦溪笔谈》的作者!苏轼因为《乌台诗案》差点送命。多么荒诞的历史!
文字狱登峰造极发生在清代,以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最为厉害。据说,康熙时大概发生十起,雍正二十起,乾隆时一百三十多起,超过之前的历史总和。
清代最有名的文字狱,是那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诗案。翰林院徐俊不小心把陛下写成了狴下,雍正大怒,派人搜查他家,结果就搜出了这样的诗句,这句诗被当成徐俊讽刺满清没有文化的罪证,徐俊就这样被斩了。
清代第一大文字狱案是明史案。组织编纂明史的庄廷龙死后仍被掘墓刨棺、枭首碎骨,18名主要参与者被凌迟,七十多人被处以极刑,受到牵连着上千人,数百人被流放宁古塔(黑龙江)。
文字狱是统治者为了加强统治,不惜迫害知识分子的狱案。清代的文字狱除了这,还跟他们的不自信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