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和朋友相约来共读《道德经》,并鼓励朋友买了一本西安交通大学韩鹏杰教授著的《道德经说什么》,来作为共读的教材。
共读的好处是,可以互相督促借鉴,从而更好的来学习老子的智慧,丰富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转眼间已经过去了半个月,我们还没有开始真正的阅读分享。
我按照每天读一章的速度来阅读《道德经说什么》,并翻箱倒柜找出自己收藏的有关《道德经》的各种名家解说。有林语堂著的《老子的智慧》、傅佩荣著的《老庄的智慧》、李零著《人往低处走》、黄克剑著《老子疏解》、中华书局出版的《老子道德经校释》等,又把冯友兰著《中国哲学简史》和《史记》找来放在床头和案头,便于查阅使用。还决定抽时间到洛阳市“孔子入周问礼处”和“函谷关”去看看。
解读《道德经》的书可谓汗牛充栋,我也不去凑那个热闹,更没有那个水平,只是把自己和朋友共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形成的所思所想所感记录下来,作为人生岁月中的阅读记忆。
正式阅读之前,我梳理了历史上《道德经》的各种版本。知道了这些内容,在和别人的交流中,不会被别人认为是外行。
第一,郭店楚简本《老子》。这是一本最古老的,年代约在公元前300年左右。分甲乙丙三组,甲组分上下两部分,乙、丙两组不分。这三组文字,每组都分章,章序的排列和今本不一样。
第二,马王堆帛书本《老子》。他分甲乙二本,每本分上下篇,每篇之内,文字连着抄,不分章,但顺序和传世本大体相同。
第三,石刻本。有唐代到元代各地道观的石刻本10种。
第四,中古时期的古抄本。有敦煌本、吐鲁番本和俄藏本多种。
第五,传世本,也称“今本”。主要是五个本子:汉代河上公《道德经章句》,简称“河本”;严遵《道德真经指归》本,简称“严本”;张道陵《老子想尔注》本,简称“想本”;魏王弼《老子道德经注》本,简称“王本”;唐代傅奕《道德经古本》,简称“傅本”。
读《道德经》最好去读帛书本。高明著《帛书老子校注》最好。可以省去很多翻检之劳,留下功夫去思考。
研究老子的书也很多,如:高亨著《老子正诂》,马叙伦著的《老子校诂》,任继愈著的《老子今译》,还有王重民的《老子考》。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人。苦县就是现在的河南鹿邑县。为什么称为“老子”,是因为他活得长,“老”是老寿之义,不是姓氏。按先秦姓氏名字的惯例,本来应该叫李子,全称应叫老李子。但古书习惯的叫法是老子,称老不称氏,省去姓氏。
有了相关书籍的准备,和对基础知识的了解,阅读的心理也建立起来。接下来只是如何在繁琐的事务中抽出时间付诸阅读。最好的办法是每天都去读一章,不间断、不停歇,积小胜为大胜,最终实现共读完此书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