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语》读后感之“幸福的感知力”和“溺水型人格”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 -《论语》


这段话的字面意思是: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的处于贫困之中,久困则为非,也不能长久的处于安乐之中,长富则生骄奢淫逸之心。

而有仁德的人,则可以安心的推行仁爱精神,有智慧的人懂得做有利于仁德推行的事。


我们身边有一种人格叫“溺水型人格”,就是永远憋着一口气,等我考上大学就好了,等我找到好工作就好了,等我结婚了就好了,等我生孩子就好了……你会发现他永远不幸福,他永远找不到幸福的阶段,他所处的也永远不是他喜欢的阶段。

“幸福的感知力”是,幸福与外部状态无关,与自我感知有关,感知的能力才是我们要修炼的

不仁常与麻木组合在一起,也就是对外界的幸福感知力非常的弱始终让自己处于溺水的转化之中,忍辱负重。

所以论语这段话,告诉我们的启发是,仁者,既是博爱家,又具有超强的幸福感知能力,才可以长久的做到贫而不非为,富而不骄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