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周日,实则是“周一”,正常上班上课,路上一样的车水马龙。
第一节七一班的语文课,上课铃响了,还有十几个座位是空着的,六七个请假,六七个在外打扫清洁区。说到清洁区,真是为难孩子们了,那么长一条路,垃圾树叶的清理起来很费劲儿。学校门口有个小卖部,学生一下课就飞奔而去,一路走一路吃一路扔,尤其是操场上,惨不忍睹,说是垃圾场也不为过。学生的习惯和学校的管理,一头不占,班主任劳神,学生费力。
十分钟后,打扫卫生的学生陆续回来,孩子们却完全不在状态。让齐读课文,没有平时的铿锵有力,一个个无精打采,勉强发出一点声音来敷衍我,还有嘴都不张充当哑巴的。让回答问题,一个个低头耷拉脑袋,闭口不言。我若开始讲课,下面扭头传东西的,低头做小动作的,趴桌上神游的,人生百态的具象化。
让孩子们尝试分角色朗读《秋天的怀念》中第1段和第3段的人物对话,没人举手。总算凑足三人(旁白,“我”,母亲),竟分不清哪些该谁读,本来挺伤感的文章,愣是被读成了喜剧。也怪我,没有跟他们说清楚,想当然地以为讲了这么多,他们应该知道用什么语气读,也想当然地以为他们能分清自己的角色。还是得蹲下来和他们站在一起。
平时一直觉得一班纪律比二班强,今天正好相反,第二节二班的纪律超过了一班。读课文声音洪亮,回答问题举手积极性很高,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踊跃上台。而且,他们三个都能精准找到属于自己的句子,感情处理上也不错,读出了母亲听到“我”答应看菊花时难掩的兴奋。
但孩子们的专注力还是太弱,坚持不了一节课,上一秒还回答着问题,下一秒就开始扭脸说话。在办公室,孔老师问,你们发现没?今天学生的状态可不好。何止不好,他们根本不会听课,不止是今天,只是今天尤甚。七年级了,不知道他们小学时是怎么听课的?崔老师说,他儿子小学三年级,去开家长会时,班主任也是这么说的,上课不知道听课,自习不知道写作业,白白浪费着时间。如何扭转孩子不会听课的沉疴呢?
我以前的做法是,一上课先提问,提问上节课学过的内容,或抽背古诗词;讲课期间也是不停地提问问题,挑学生回答,想把他们的注意力留在课堂上;最后两三分钟继续提问,提问的是本节课所讲重点。现在也是如此,不停地互动和提问,但这届孩子还是无法专注于课堂,不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崔老师也说,她在黑板上讲题,不停地强调“抬头看黑板”,可他们就是一个劲儿地低着头,根本不抬头。
现在,讲课不是最累的,不停地强调纪律,看着他们一节一节地虚度着光阴才是真的心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