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幸,我打开了电脑,开始写我的一周。作为一个有逃避倾向的人,我对总结复盘总有一种隐约的害怕和不安,不敢直视过去一周里的懒惰和怠慢,不敢重新拾起过去一周里的坏心情。希望我能保持记录的习惯,重视薄弱之处,并加以提高,不要浑浑噩噩地度日啊。
一、在过去一周里,我完成了哪些事?
1.整理了毕业论文的前期材料,开始阅读论文(阅读了2篇不到)
2.阅读《传神文案:文案写对,营销才能做对》《围城》《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苏东坡传》《刀锋》《一句顶一万句》,微信读书时长达7小时42分钟,日均阅读1小时6分钟,比上周上涨了20%
3.初步涉及了考公课程
4.给小朋友们上了一次趣味拼读课
5.发现新的文案兼职渠道,正在沟通中
6.周二下午打羽毛球40分钟,周六下午去沙面岛逛了逛
二、在过去一周里,我有哪些感受?
这一周,我最大的感受是迷茫焦虑。因为没有了考教资这种简单、易于反馈、有短期ddl的事,我可做的、想做的事太多了,但这些事都不能在短期内看到成果,而我的意志太薄弱了,没有下定决心去攻克某一项,所以我迷茫焦虑、随波逐流,对每项工作都浅尝辄止。我本周看的《认知觉醒》中也描述了类似的状态:“在欲望上急于求成,在行动上避难趋易。”我在周三、周五都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且写了当时的感受,可惜到现在改善不是很大,请你一遍遍地提醒自己存在的问题吧。《认知觉醒》中也罗列了改善的方法,虽然看上去有点鸡汤,但也是努力的方向,请你试一试吧:
·克制欲望,不要让自己同时做很多事;
·面对现实,看清自己真实的能力水平;
·要事优先,想办法只做最重要的事情;
·接受环境,在局限中做力所能及的事;
·直面核心,狠狠逼自己一把去突破它。
2024.3.13
今天晚上我心情很down,不知道要做什么,每做一点,就不想做了。我感觉第一是因为自己想做的事太多了,写广告文案,写微信软文,写毕业论文,读工具书,读小说,学习考公。第二是因为我不能从做这些事中获得及时的乐趣和可预期的回报,于是就放弃了。我知道你想要获得回报,想要探索出一条能持续赚钱的新路是很难的,状态起起伏伏很正常,此时我想要找人发泄情绪却找不到,所以难受。请调整好心情吧,别沉浸在里面。
2024.3.15
总的来说,我现在想做的事可以分为三类:写毕业论文、考公、读书写作。请你不要太在乎成果产出得快不快,怎么还没有变现吧,怎么还没有写得更好一点吧,先去做。万幸地是,现在这三样事都不是很着急,所以我可以慢慢做、慢慢调整状态。一天工作6小时,2小时写毕业论文,2小时考公,2小时读书写作吧。先去做,别在乎结果。
这一周,我还获得一个重大的认识,那就是体制内和体制外之间、学校和外界之间真是隔了一条鸿沟啊。我是怎样获得这一认识的呢?我给小朋友们上趣味拼读课,一周仅一次而已,空闲时间很多,而如今我又定不下心来去写毕业论文或考公,于是我又找了文案兼职,某专升本机构联系了我。与此同时,学校老师在群里发了一则某报社的招聘通知,有补贴。这两个选择摆在我面前。我回想了这一学期我不找实习的原因,就是不想坐班,想自己探索出一条赚钱的门路。我不想做学校、机构、公司庇护的“孩子”,希望能自驱成长,着力于能力的提升。而一旦是实习的形式,那我需要每日花8小时坐在公司,逐渐消磨掉学习提升的意志,但是实习更正式、更具保障、学习环境会更好,我能获得大平台的背书,而这是兼职无法做到的。一个是正道,一个是野路子,这让我怀疑自己的选择。但我总得做出一个选择之后,才能评判这一选择的好坏。我现在需要做的就是要问问自己的内心,你到底想要靠兼职做些什么?答案是用最少的时间赚更多的钱。那我不能被外界所影响,我朝着这个目标做就可以了,分清重点难点,合理分配时间。
这周,我还有意地多拍照片,心情果然好了一点。
三、下一周,我想做些什么?
上周列的三项目标都只是部分完成而已,我果然是个不擅长完成目标的人。因为上周没有完成目标,所以我现在在定目标时总是犹豫不决,想了想定这几项吧。
1.每天做与毕业论文相关的事至少1小时
2.每天做与考公相关的事至少1小时
3.阅读完两本书,日均阅读1个小时以上
4.写作产出2篇
最最重要的是
调整状态
保持愉快
坚定信心
大步向前
我是日青,00后/新闻学研究生在读/INFJ/R&B爱好者,用一年爱上读书,用一生读书写作,希望我能持续更新,继续前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