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不断照见自己,更正自己,让自己对一些事,更能接纳、包容、释怀的过程。
阳阳升入三年级后,英语课本改版,变的难了,每天陪着他读,看到他并没有煎熬、学不会的神情,我只告诉他,这是一门语言课,要不停地听和说。
昨晚老师让把新学的四单元单词,读会。孩子说,课堂上只学了前几个,看着群里时不时发来的小朋友熟读的视频,我开始有些焦急,态度变得不太好了。若搁以前,别人都打卡视频了,孩子还没完成,我就会变得焦虑,现在还是多少带点觉知,孩子已经很努力读了,但这份焦急的心还是会升起。看见,也就快速放下这个念头,陪伴的过程中,发现孩子慢慢找到了读的感觉,赶紧夸他,表扬他好的部分。
睡觉时,和孩子聊天,问他,看见别人打卡,你不着急吗?他说,他们只是照着书会念了,会默写吗?会做题吗?咦,小家伙还挺会自我安慰。
其实瞬间把我那份只重结果的心拉回来了,我的孩子虽然很慢,他每天早晚都努力的再读,只是暂时慢,并不代表一直慢。
这段时间陪伴他读英语的过程,发现小家伙还是挺厉害的,只要给他时间,读过去的东西读熟了,自然而然就背过了,而且无论何时拿起来,他还照样可以背过。
而且最近态度很认真,不知道因为是姐姐发了奖状的原因,还是什么,那天读英语前,小家伙说,又要读英语了,我觉得你很难,可是为了好分数,我还是努力吧。
再有就是老二上学,我很少跟他聊学校的事儿,“觉得”孩子没说啥,就代表没事。那天不知怎么就想起来,他上小学,我就没给他过渡的时间,直接就中午让搁学校吃饭了。跟他提起这个事,他突然大哭起来,我赶紧问怎么了。
小鬼说,在食堂吃饭,他出门,高年级孩子进门,他不小心碰到,赶紧说对不起,对方还是把他推倒了,虽然不疼,但是心里觉得委屈。而且好几次。
我说用不用,我去跟老师说?他说,不用了,忍忍吧,反正说了也不起作用,万一说了,大孩子推得更狠了呢。
我看到了孩子的退缩,我说:阳阳,我们不惹事儿,但也不怕事儿。我找老师,并不是找大孩子的麻烦,只是想让学校的老师提醒大孩子要爱护低年级的学生。在学校被欺负了,如果自己解决不了,不能只靠忍,要学会寻求老师的帮助。
我问他,这个事儿发生在别人身上了没?他说没看到,只是我们还没有吃完的时候,大孩子会说:小娃娃怎么还没吃完?去一边去。
我告诉他,我们要么寻求老师的帮助,要么就要学会自己适应生存,吃饭的时候别说话,吃快点,等大孩子进来之前,你就吃完了。离开的时候,小心一些,别撞到他们。
孩子说好的。
看见孩子,就会想到自己,很多时候只想着靠忍解决问题,只会内耗自己。事情有很多种解决办法,唯独不要内耗。
陪着孩子成长,也就是陪着他,克服一道道难关,让他从心理上度过,并收获结果的过程。打怪结束,对他即使确认,并让他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这份成长他就真正感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