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迟迟,芳草萋萋。微风拂过庭院,梨花如雪,片片飘零,坠入池水,泛起微微的涟漪。远山含黛,云霞流转,天地间仿佛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然而,在这明媚春光之下,我却怔怔地站在树下,看着花瓣随风零落,泪水不觉滑过脸颊。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当年登楼望春,面对战乱带来的国破家亡,面对离散的亲友,心中悲恸难抑,竟连春花秋鸟也染上了他的哀思。今日,当我立于这片花树之下,心中竟生出与诗人一般的感怀。
春天是短暂的,它带来了花开,却也带来了花落。人世亦然,许多美好来不及珍惜,便已化作尘烟。
我想起那一年,与母亲一同走过这条小径,树上的花开得正盛。她轻轻拂去我肩头的花瓣,笑着说:“明年这个时候,花还会开,我们再来看。”我只是笑着点头,并未把这句话放在心上。然而第二年春天,我却再也没能陪她站在这棵树下。她在冬日的风雪里悄然离去,未曾等到花开的时节。
如今,花依旧在开,风依旧温柔地吹拂,而那个轻声细语的人,已经不在了。我站在树下,任花瓣落在肩头,泪水一点点滑落。世间万物自有其轮回,而人却无法再回到从前。正如杜甫所言,花的飘落不仅是季节的更迭,更是一种命运的隐喻——那逝去的、不可挽回的,终究还是会随风而去。
林间有鸟雀掠过,翅膀扑扇的声音在寂静的空气里显得格外清晰。我听见它们在枝头啼鸣,声音清脆,却带着几分焦急,仿佛在寻找失散的同伴,又仿佛在诉说着某种离别的痛楚。
我忽然想起那些曾经并肩而行的朋友,曾经日日相见的人,如今却天各一方,甚至杳无音信。有的人去了远方,音讯渺茫;有的人明明近在咫尺,却早已陌路;而有些人,甚至再也无法相见。
人生的恨别,大多如此。它不会像惊涛骇浪般突如其来,而是像这春日的鸟鸣,若有若无,潜藏在光阴的缝隙里,待你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忽然听见,忽然怔住,继而感到心痛。
杜甫在长安的破败城楼上听见鸟鸣时,想必也有这样的心情吧。他的故人,他的亲人,他的旧梦,是否也像这些惊飞的鸟儿一般,忽然散落天涯,连一丝挽留的余地都没有?
时光从不停歇,而我们终究要学会接受。花落是春的常态,鸟惊是风的归途,我们不能阻止离别,也无法让时光倒流。
但或许,我们可以学会珍惜——在花尚未凋零时,多看一眼它的盛放;在友人仍在身旁时,多说一句珍重;在亲人尚健在时,多一次相伴。
我伸出手,轻轻接住一片飘落的花瓣,它在掌心中微微颤动,随后被风带走。我抬头望天,鸟儿的影子已经消失在远方,而春风依旧温柔地吹拂着大地。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人生就是这样吧。我们终究要学会,在花落时不再悲伤,而是在它盛开时微笑;在鸟鸣惊起时不再感叹,而是在它歌唱时聆听。
因为,我们终将明白:所有的相遇,都是一场美丽的春天,而所有的离别,不过是时光轻轻的一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