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沉思录》
让人苦闷的友谊
“切莫与友谊太过亲密,那样的话,你将多承担几分烦恼。”这是我在希腊听到的关于几位智者的友谊观念,它让我很是惊讶。他们的观念是:为他人分担愁苦会让一个人更加痛苦,因为这个人本身就有诸多烦恼。所以要想轻松愉快地度日,最好就是把友谊的链条拉得很长,这样就能随时调节,不至于增添不必要的苦闷。
我们的生活空间里明摆着这样的事实:正义与邪恶对峙;英勇与软弱抗衡;自律与放荡相持,而在这些当中往往又是前者大大胜于后者,因为正面人物都持有视恶习为仇恨,视行善为享乐的价值观。这样看来,即便是智者与神仙也免不了要遭受苦闷与忧虑的侵袭,那作为普通民众的我们,对于友谊将会带来烦恼这一现象还有什么可顾虑的呢?当然你可以将内心密闭,但是那又与石木等无生机的事物有何区别呢?
美德的可塑性极强,它会随着友情的增减而变化,它当然不是那种刻板而无生机的东西。难道仅仅由于友谊会带来各种各样的烦恼,我们就要将美德拒之门外吗?难道仅仅由于友谊也会发生变化从而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稳定的因素,我们就要把友谊驱逐吗?不,当然不是。需要着重说明的是:美德是与人类洁净的心灵相依相伴的,友谊的内蕴也修炼于此中。当拥有了好友诚挚的内心与友爱时,我们会感到无比快乐,而这种诚挚的内心与友爱和物质利益并没有密切关联。所以,我们快乐的源泉完全出于内心情感的共鸣。至于那些认为友谊会带给人类困苦的思想则是愚昧不堪的。我们可以从生活中寻找案例来反驳它:许多富有的人往往会慷慨解囊,他们是具有好的品性的,然而他们在拥有财富、智慧与仁爱的同时仍然在孜孜不倦地寻求友谊。所以应该这样说:友谊会促使人们在物质方面进行某种交往,但物质层面的交往绝对不是友谊生发的根源。
塔尔奎因曾经骄傲自大,他的身边曾经有着许多朋友,然而直到他被流放时才领悟到:“在我终于得知谁对于我是真心谁对于我是假意的时候,我已经无力去报答那些真心对我的人,也无力去惩罚那些虚情假意的人。”由于物质太过丰富以至于这竟成了真挚友谊生发的屏障,像塔尔奎因一样,许多家产万贯的富人也很难寻求到真正的友谊。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在拥有权财以前为人谦逊平和,却在得到权财后变得冷漠自私而另寻朋友。这样的做法让我们无法接受。幸运之神的降临无疑是好事,但是假如自身品性修炼得不到家,那么这种幸运很有可能就是一场灾难了。我们不妨把朋友也看做我们生活中的一件物品,而且这件物品是最值得珍惜的。权财终究属于不稳定的事物,它们的主人始终都是强者,又有谁能确定自己始终都是强中之强呢?因此,诚挚的友谊才是生命中最稳定的东西, 它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将你背叛。朋友带给你的是无穷无尽的快乐,而那些僵死的财富又能为你带来什么呢?
倘若生活中没有了友谊的润色,就好似大地上没有了太阳的普照,地球将变得暗淡无光。友谊无疑是神明馈赠与人类最为珍贵的宝贝。
感谢您的阅读!